383.第383章 卡车撂挑子,阎解成遇险,古怪
分时间都是摆设。
一旦动用了,那就是要命的时刻。
李爱国也拿出大五四,抽出弹夹,压满子弹,重新插到腰间。
又到路边砍了一根木棍,削尖了。
既可以当做拐杖,也可以作为武器。
准备好之后,李爱国才再次出发。
这年月迷路了不要慌。
只要顺着小路走,总能够找到村子。
夜晚来临,山里深秋的夜,格外静谧。一声声蟋蟀叫声听得格外真切。
李爱国打开手电筒,沿着朦胧的光晕,深一脚浅一脚的沿着山路前行。
也不知过了多久,走了多远,晚风吹来一阵犬吠声。
李爱国转过山脚,在远处依稀能看得点点灯光。
脚下步伐不由得加快几分,沿着黄土道路,来到了村口。
这里有一栋青砖灰瓦的平房,相对于周围的土坯房,很是气派。
更重要的是,里面亮着灯光。
推开残破的木门。
一走进屋里,光线忽然变得昏暗。
李爱国待站定后才逐渐看清,迎门的货架上摆满日常生活用品。
货架下方还有一个大瓦缸,里边盛满大颗子食盐。
旁边摆着扫帚、铁锹、竹编等农村用具,应有尽有。
这里应该是魏庄的供销社。
乡村里的供销社跟城市供销社略有不同。
职工多为夫妻,晚上就住在供销社里,白天开门营业,把供销社当成了家。
听到脚步声,供销社售货员刘老汉掀开棉布帘子从后面走出来。
眯着眼看看李爱国,浑浊的眼神顿时警惕起来。
“小子,你打哪里来啊?跟谁家是亲戚,介绍信有吗?”
说着话,还顺手从柜台下抄起一把菜刀。
李爱国能够理解他的紧张。
这年月局势不平稳,有不少迪特隐藏起来,准备捣乱。
供销社职员也算是半个官方人士,需要挑起警戒的重担。
“大爷,我是前门机务段的工人,此次来到你们魏庄,是给你们送热水瓶来着。”
李爱国笑着从兜里摸出一包烟,抽出一根递给老大爷。
“前门机务段?热水瓶?”老大爷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时候,棉布帘子掀开,又走出一位大娘。
她给李爱国的印象是身材高大,几乎跟老大爷一般高了。
老大娘眯着眼打量李爱国一番,嘴角隐晦的抖了抖。
“老头子,你忘记前阵子魏自民带人去营救过机务段的火车,人家肯定是来表示感谢来了。”
“是有这么回事。”
老大爷松口气,这才接过烟,划着火柴点上。
“怎么这么晚才来,路上遇到事儿了?”
“别提了,卡车水箱爆了。”
李爱国感觉两人的警惕心实在是太强了,于是将情况简单讲一遍。
“哎呀,岭东山里面有很多野狼,我得赶紧去找村长。”老大爷听说卡车停在山里也着急起来。
他拎着个煤油灯做成的灯笼,推开门闯进了黑暗中。
见救援马上要来到,李爱国也松懈了下来,肚子也有些饿了。
供销社很小,货架上大多是、黄胶鞋、红纸、煤油灯,针头线脑之类的日常用品。
为数不多的副食,只有散称饼干了。
“大娘,来两斤饼干。”想着阎解成和张铁牛全都饿着肚子,李爱国便多要了一些。
大娘似乎有些吃惊:“你要买饼干?”
见李爱国点头,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东西送来很久了,一块也没卖出去,这次总算是开张了。”
很久了.李爱国想问问保质期是多久,仔细一想,索性算了。
这玩意哪有保质期啊。
大娘为开张感到兴奋,很郑重的擦擦手,取出一张黄草纸摊在柜台上。
拿起锅铲,伸进一个钢箱里盛满饼干,倒到黄草纸上。
过了称之后,包好递给李爱国。
“同志,两毛钱。”
饼干没有添加海克斯科技,只有最真实的味道。
口感首先是干燥的,带着一种经受了时间的沙沙感。
那坚实的口感,沉甸甸的,跟这个年月差不多。
李爱国啃得正欢,目光着落在门外的烟头上,眉头微微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