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老山多来访,陈雪茹要传承传统文化

D1型内燃机车技术后,以为捡到了宝贝。

  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造出了几台原型机。

  谁知道ND1型内燃机车压根没办法负担运输任务。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便打算放弃ND1型内燃机车。

  正好你们这边对内燃机技术感兴趣。

  我们就打算废物利用,谁知道你们却放弃购买了。”

  “废物利用?我看是准备坑我们吧?”李爱国笑呵呵道。

  老山多面色赤红:“咱们是技术人员,技术上的事情怎么能称为坑呢!那叫做路线不同。”

  老山多的做法,看起来有些“无耻”。

  但是,在国际技术交易中却很常见。

  特别是咱们这边喜欢外行指导内行.

  那些对技术不熟悉的领导,只要听到是国际高新技术,就愿意花高价购买。

  结果买回来的设备其实是已经被淘汰的货色。

  所以,更加容易踩坑。

  技术人员也是有祖国的,李爱国倒是不能责备老山多。

  李爱国顶住巨大压力,坚持反对交换技术的做法,引起了老山多的赞叹。

  当初他就是没有顶住压力,以至于人民铁道部花费了巨大代价,引进了ND1内燃机技术。

  “李司机,你是我的朋友。”

  看着老山多郑重的样子,李爱国轻轻吐出两个字,“朋友!”

  一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两人闲扯一阵子,约定以后经常书信来往,交流火车设计和制造的心得。

  老山多和菲利普是要随着匈牙利大统领一块乘专机回去,便提出了告辞。

  李爱国将他们送到大院门口,目送吉普车远离。

  虽然立场不同,李爱国还是挺喜欢老山多。

  此人已经身为总顾问,完全可以当一个技术官僚,过养尊处优的生活。

  现在为了人民铁道部,为了匈牙利的铁道运输事业,到处奔波。

  是个值得交的朋友。

  重新回到大院里,李爱国刚坐下喝了口茶水,梁拉娣便带着二毛送来了两斤豌豆芽。

  梁拉娣这阵子白天上班,晚上熬夜改造电动缝纫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然改造了十台电动缝纫机。

  仅仅是改造费用,梁拉娣就挣到了三十块钱,生活状况大为好转。

  “这次又接到几个订单?”李爱国也没客气,让陈雪茹将豌豆芽装进盆子里。

  “只有五个。”

  梁拉娣有些郁闷的说道:“电动缝纫机还是太贵了,有很多住户都舍不得。”

  “梁拉娣,你只是兼职,兼职就该有兼职的摸样。”李爱国道。

  “兼职的模样,你是说有人眼红”

  梁拉娣仔细一想,后背泛起一股凉意。

  她现在每个月靠着改造电动缝纫机挣到的钱,就足以抵得上别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爱国兄弟,你提醒得对,我以后会低调一点。”梁拉娣重重点头。

  李爱国清楚梁拉娣这人看上去咋咋呼呼,其实是个聪明人,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下午的时候。

  李爱国带着陈雪茹去了陈记裁缝铺一趟。

  陈雪茹把老山多的刺绣让陈方轩瞧了。

  陈方轩连连称赞:“没想到外国也有手巧的刺绣工啊。”

  “爹,我听老山多讲过,人家这种刺绣已经是传统文化了。咱们家祖上传下来的发丝绣,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呢。”

  陈雪茹瞪着大眼睛说道:“爹,你能不能教教我?”

  李爱国闻言瞪大眼,上下打量陈方轩。

  没想到这老丈人竟然还会失传的刺绣技艺!

  在后世,世人皆知传统刺绣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

  其实在民风粗狂的大葱省,还有一种风格独特的刺绣技艺,叫做鲁绣。

  《先师孔子绣像》《竹林七贤》《六骏图》《东方朔像》都是鲁绣的代表。

  发丝绣是鲁绣中的极品,在唐代属于艺术贡品。

  在清朝《顾绣考》书中有“远绍唐、宋发丝绣之真传“的记载。

  被大英抢走了的《东方朔像》便是用了发丝绣的技艺。

  发丝绣的特点是人发与丝线的结合施绣,包括人发的单独使用、人发和丝线的掺用。

  绣制工艺复杂,绣制时间长,创作一副作品,动辄需要数月时间,所以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

  面对陈雪茹的请求,陈方轩显得有些犹豫。

  他出身大葱省的裁缝世家。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