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包裹里的奇怪东西,出大事了

不是迪特所为。

  “呵,这个火车司机倒是颇有心计。”

  不知不觉间,就连【农夫】自己都未曾察觉,他心中的好奇愈发强烈,越发想知道造成大面积病虫嗐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当【农夫】打开第三封信件,看到里面竟是两页竖版印刷的书籍残页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残页纸张泛黄,质地粗糙且厚薄不均,表面还隐约可见微微黄点。

  【农夫】早年为了工作需要,曾专门研究过各个年代的纸张。

  此刻,他的手指轻轻触摸着纸张,感受着那粗糙的质感,脑海中迅速回忆起曾经研究过的各种纸张特点。

  随着记忆的不断翻涌,他越发确定这是两三百年前用水稻制成的纸张。

  在那个官方垄断、纸张价格奇高的年代,江南富商为谋取暴利而研制出了水稻纸。

  水稻纸制作工艺简单,当初【农夫】为了避免被黑皮狗从通信的纸张上查到线索,曾经亲自制作过一批水稻纸。

  “这两页书籍竟然是古籍的残卷”

  【农夫】手捏着惨残卷,兴趣愈发浓厚了几分,急忙戴上眼镜,双手小心翼翼地拿着纸张,缓缓凑近台灯。

  古籍是由前朝的一位名叫六居闲人的老秀才撰写。

  “六居闲人?好像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他沉吟片刻突然讶然失笑。

  在前朝,像这种破落秀才不计其数,他们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特别喜欢著书立说,希望能够通过文章来闻名天下。

  但是后世只知道一个蒲松龄罢了。

  六居闲人在残卷上记录的是一些奇闻轶事。

  而其中的一则逸闻趣事,犹如黑暗中的一道亮光,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

  “1774年,普鲁士国王曾下令消灭麻雀,并责令每杀死一只麻雀给予6个芬尼的奖赏。

  于是人们争相捕雀,几年之中麻雀即被捕光杀绝,政府为此付出了大量奖金。

  而各地的果树也长满了嗐虫,不但结不出果实,连叶子也被吃光了。

  国王不得不急忙收回成命,并且被迫到外地运回雀种,加以繁殖保护。”

  一个老秀才能知道国外的事儿,看来这六居闲人也不是一般人物。

  【农夫】的手微微抖动了一下,眼神瞬间凝聚,望向那堆小麦叶子。

  同样是嗐虫肆虐,叶子同样被吃光,这种病虫嗐显然是由麻雀被大规模捕杀所导致。

  【农夫】的脸色犹如风云变幻般忽明忽暗。

  职工跟随他已有二十余载,深知他的性子,明白他此刻定是遇到了难以决断之事。

  职工看着那堆信封和小麦,满心疑惑,在他看来,不就是一堆麦苗而已,怎会是天大的案子呢?

  【农夫】为寻求解决之法,沉思良久,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答案就在眼前啊!”

  如今看来,李爱国必定是发现了大规模捕杀麻雀将带来恶劣后果,才会将包裹送来。

  育种专家吴教授的信件中,仅仅如实记录了虫嗐情况,未表明任何观点。

  李爱国的信件中,只是依照规定,上报了刘家沟气候异常,可能涉及迪特,请求【农夫】派人调查。

  古籍上记载的普鲁士王国的事情,不过是一则逸闻罢了。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包裹内的东西都与麻雀之争毫无关联。

  然而,将这几件事联系在一起深入调查的话,将会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只是这答案,不应该由李爱国揭开。

  也不应该由【农夫】揭开

  【农夫】突然抬起头,看向职工:“你打电话给值班员,询问【先生】睡了吗?”

  职工闻言愣了片刻。

  这么晚了惊扰【先生】肯定是不得了的大事儿。

  他一时间手脚竟然有些慌乱了,连忙摇动电话,接通了【先生】。

  电话交给【农夫】,职工屏住呼吸站在那里,他能够听到心脏在极速的跳动。

  【农夫】对着电话“喂”了一声,将情况讲了一遍。

  放下电话,吩咐职工把箱子和包裹全收拾好,跟他马上去出去一趟。

  出大事了,真的出大事了!

  李爱国到底干了什么?

  职工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把信封和麦苗全装进了箱子里,这时候,他的手摸到了那个奇怪的木口哨。

  口哨由天然的木材雕琢而成,颜色呈现出深沉的棕褐色。

  材质很不错,雕工却不堪入目,口哨雕刻得歪歪扭扭的,上面还有锉刀的痕迹。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口哨的口很大,足有半个巴掌那么大,很明显不是给人使用的。

  【农夫】此时也注意到了奇怪的口哨,沉思片刻后,指了指门外。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