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msp;陆念安是真正意义上被哥哥养大的孩子。
越回忆越心酸,陆念安不太自然地玩弄起手指,当下已经有些犹豫了。
见状,秋菊体贴地递给她台阶:“往年都是小姐替西院准备艾蒲,小姐今年若是不去,怕是也无人给西院备至了。”
陆念安哼唧了声,最后还是走到角落将那束艾蒲捧起来,她抬手摸了摸那艾草,不忘夸赞自己:“那……我都生气了还想着哥哥,我可真是乖巧啊。”
秋菊彻底松口了气。
作为陆府的丫鬟,她当然不想瞧见两位主子不和,又怂恿着:“那小姐,趁着雾气还未散开,将这艾蒲拿去寻公子尚还来得及。”
秋菊本意是想让兄妹两早些和好,话音刚落,本该在千山宛的陈嬷嬷,却在这时踏过门槛走进北院。
天还未亮,北院内一片平和,一侧的海棠树在夏季,绿叶盎然。陆念安捧着艾蒲蹲在树下,陈嬷嬷进屋后,先上前扶起她:“小姐怎蹲在此处? ”
“我……”陆念安没反应过来,摸了摸脑袋,迷茫道:“是母亲再找阿念吗?”
“小姐还未用膳吧,”陈嬷嬷一脸慈爱地开口:“是柳夫人方才送了她亲手制得角黍来,陆夫人便念着小姐呢,小姐过去尝尝?”
今日日子特殊,陆念安本就该去千山宛拜访陆夫人的。
此刻犹犹豫豫地放下手中艾蒲,虽是遗憾,但她还是跟着嬷嬷先去了一趟千山宛。
却未想到这一去,送艾蒲一事便是彻底被耽搁了。
今日有柳家置办宴席。
柳家几人方才来上京,人生地不熟,便想着在端午这日,邀上几户人家去看看龙舟,也正巧结交些朋友。
陆夫人同柳乐敏多年挚友,也是她在上京唯一相熟的人,得知此番宴席后,定是要前去替好友撑撑场子的。
于是乎,陆念安才刚走进千山宛,便又被陆夫人拉着出了府。
雾气已经散开,从远方传来艾草的清香,陆念安坐在还未平稳的马车内,抬手掀开帷幔回头看。
这时身旁传来一道声音:“念念,你柳姨昨日还递信说想你了。”
“我也很喜欢柳姨的,”陆念安本还想着艾蒲的事,思绪被打搅后,她不得不开口:“我们今日是要去找柳姨玩吗?”
瞧出她还装着心事,陆夫人乐呵呵笑了声,安抚道:“是去找你柳姨,但也不完全是,总归再等一会儿念念就知道了,不过我这个老夫人同念念保证,定是顶好的事儿,念念你肯定会开心的。”
话落,陆夫人笑意更甚,眉眼慈和地看着她。
陆念安已许久未见过母亲这般喜色了,愣愣点头:“好吧。”
*
龙舟宴就在江边的一处园林内,园林紧靠着曲江,只需垂眸,便能将江边的盛况收入眼底。
陆家的马车缓缓停下时,林中已来了不少人。
还要多亏了陆夫人的照佛,宴上来了许多熟面孔,皆是些朝中大臣的夫人,柳乐敏笑脸相迎着,在努力适应这个新圈子。
下了马车,陆夫人免不得也要上前寒暄一番。
虽多年未露面,但陆夫人的身份摆在此处,一时间,连带着众人对柳乐敏都客气了许多。
一行人进了亭子落座。亭中雅致,桌案上放着壶白茶,两碟子角黍,都散发着淡淡清香。
陆念安有些好奇地看了眼那角黍,却也未说什么,只乖乖跟在身后。
她仍旧不太适应这般场合,每每在人多的场合,都下意识垂下眸,生怕被旁人注意到。
这法子在前些年尚还好用,可自及笄以后,小姑娘如雨后春花一般,褪去一身稚嫩,现如今是越发动人了。
今日来得急,只着最普通的素衣,乌发间一根玉簪,可在一片姹紫嫣红中,仍叫人一打眼便瞧见她。
寒暄片刻,几位夫人也是频频朝她看去,直到其中一位林夫人惊讶道:“念安都这般大了?”
有了这话开头,方才那几位夫人也终于找到机会开口,感叹道:“这是念安?养得可真是好……”
一个人的周身气度,往往同家族的底蕴脱不了干系。
陆夫人面上多了几分骄傲,谦虚道:“念安是被哥哥带大的,若是真论起来,我其实还未出什么力呢。”
“祁儿还帮你带小姑娘?”那位夫人的语调从感叹转为羡慕:“有这般省心的孩子,陆夫人你可真是有福气。”
陆夫人已习惯处处被人捧着,叹气一声:“哪里省心了,过几年都要而立的人,到现在却都还未成家,你说说这像什么话?”
众人笑了两声,无人敢接。
人皆知陆祈正得圣宠,捧着的话都乐意说,但这般埋怨,除了当父母的敢说,自是无人敢附和的。
场面一时沉默起来,一旁的柳乐敏见状,主动开口打破僵局:“诶陆娘,我方才听人说,祈儿不是同崔家那位相看过,后来怎么未成?”
柳乐敏本是想活跃些气氛,未曾料这话一出,气氛更沉默了。
陆夫人摇摇头,到底是没有佛好友的面子,解释道:“还不是祈儿,这般好的姑娘也未抓住,当母亲便只能干着急了。”
这话其实说得随意,众人只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