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
这座沉闷的岛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人,他们都在嫌弃它太老了。
“妈妈,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如今沈宴宁也成为了那批被送走的人。
“我晓得的。”蒋秀当然理解女儿,却还是有些担心,“我就怕你在那边找到归宿了就不打算回来了。”
“妈妈你怎么会这么想?”沈宴宁惊诧,向她保证,“我肯定是不会找个外国人的。”
蒋秀似也觉得不妥,笑说自己糊涂了,踟蹰片刻,问:“宁宁,上次在街上遇到那个是你同学吗?”
话题莫名其妙转到了席政身上。
不怪母亲会多想,就连沈宴宁本人也没想到春节期间会在江南沿海的一个小岛上碰到熟人。
后来回忆起和席政的每次偶遇都觉得那更像是一种诡异的天注定。
正月初三,她照例和母亲去崇华寺烧香,上山的路中来往香客众多。她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和孟见清在一起的这段时日,吃喝住行一一有人照料,养成了她现下有些惫懒的性子,堪堪爬了一半的路程便直摇头爬不动了。
蒋秀见状,索性让她留在原地歇息,自己则拎着做香事的竹篮上山了。
崇华寺是江南一带的古寺,四面环海,素有“南海圣境”之称。春节期间,香火连绵不断,寺中也常有大人物专门慕名而来。
山道四周种满了冬青树,这种树耐寒性强,即便冬天依然苍翠葱郁。
前往寺庙的云梯附近布了许多供游客休息的凉亭,沈宴宁挑了块干净的石凳坐下,无所事事地张望,然后就在这青葱碧意间看见一道清瘦高挺的身影。
席政背对着她,同身边的人攀谈。得益于母亲开店的原因,沈宴宁对税务局的这些人并不陌生,况且岛上的人口就这么点,走几步就能碰到熟人。
她正疑惑两人的关系时,席政注意到她,和同伴说了几句后转身朝她走过来,“沈小姐,你确定我们之间没有缘分吗?”
沈宴宁都怀疑他是内涵自己,但也只能感叹这世界上千分之一概率的事能让她碰上两回。
她想如果她现在下去买张彩票,或许能博得头彩。
“席先生,那只能说明我真的得给你打工了。”她开玩笑地说。
席政手插兜里,气定神闲地笑:“沈小姐的幽默一如既往。”
沈宴宁不置可否,问起他怎么来这里了。
“来办点事。你呢?”他并不愿意透露过多。
沈宴宁无心打探,只是出于礼节问了一嘴,说:“我是宁海人。”
“这样吗?”他明显有些惊讶,眼睛微微张大,“怎么没听孟见清提起过啊?”
自从成了赵西和的金融顾问后,他没少和孟见清他们来往,久而久之也就熟络起来。
沈宴宁抬头淡淡一声,“要他提起做什么。”
席政冷不防一愣,触及到她漠然的眼神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宁宁——”蒋秀烧完香下来,在楼梯上就远远瞧见女儿在和一个人说话,紧赶慢下终于下来看清了人。
眉清目秀,仪表堂堂。
这是蒋秀见人的第一印象。
母亲眼里的笑容几乎克制不住,问:“宁宁,这是你同学吗?”
沈宴宁怕她误会,连忙小声解释:“不是,只是个朋友。”
“朋友啊?”母亲意味不明地看她一眼,热情地邀请对方去家里坐坐。
席政大方地和她母亲打过招呼,歉意一笑:“阿姨,这次我就不过去了,待会儿还有工作。下次有机会一定会来拜访,还希望到时候您不要将我赶出去。”
“不会不会,”蒋秀笑得合不拢嘴,“那等你有空了再说,反正你和宁宁都在帝京,有什么事互相通个气就行。”
沈宴宁不好意思地抿抿唇,从不知道母亲还有这般健谈的时候。
只是在席政的一声声应承下,忽然就想到了孟见清。
如果今天站在这里的是他,是否也能这样有耐心地听她母亲把一句句无关紧要的话说完。
孟见清。
这三个字,似乎就注定了无法与她的母亲提及。
那是一个提起就知道没有未来的名字。
第35章
回帝京是春节一周后。母亲恋恋不舍地送她上轮渡, 再三嘱咐她照顾好自己。
甲板上寒风淅沥,沈宴宁向岸边的蒋秀挥挥手,海风吹在脸上, 却难掩心中愧疚。
在那一片蔚蓝色背景下, 蒋秀和小岛逐渐凝成一个黑点。
辗转几个小时后,飞机平安落地帝京。那是个白雪纷飞的傍晚,多趟航班因天气延误, 敞亮的候机厅里挤满了滞留的乘客。
沈宴宁推着行李箱随人流走出, 墨蓝色天际里飘着小雪。一抬头, 看见了在出口处的孟见清。
隔着一道旋转玻璃门,他站在熙攘嘈乱的人群中, 显得格外安静,直勾勾地看着她,于光影阑珊处,留下一眼万年的瞬间。
于是她连行李都顾不得,满心欢喜跑向他,猛地扑进了他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