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六七本书全甩到他怀里,挥手就赶,一脸不耐,“滚滚滚,看你就来气。”

  霍云霄抱着一堆书,有些不知所措,大大的个子,这会儿都有些挺不直了。

  他垂着头老老实实地问,“那,那梁巢……”

  “康王叔治家不严,子女管教不好,我自有法子,你到时候听消息行动就是,”太子挥手,眉眼有些冷,“不过,你要说话算话,从今日起,做一个君子,做一个守诺的君子,你要是敢违约,我一定找人揍死你。”

  霍云霄咬了咬牙,看着怀里的书,又想起温竹君凝重的脸,狠狠点头。

  他心有触动,郑重地给太子鞠了一躬,“师兄,我回去就读书,不会辜负您跟师父的,我说到做到。”

  太子看他跑到一半,又伸着脖子回头,“师兄,那我回去先读哪本啊?”

  “问你夫人吧。”太子头也不回的道。

  太子妃还在想着要不要给霍云霄整理客房呢,结果就看到霍云霄抱着一堆书,嗖的冲了出来,跟脱缰的马似的,跑得飞快。

  领路的宫女提着宫灯,都愣在了原地,压根追不上。

  “行了,回去吧,霍侯爷有腰牌,不用你领路了。”

  宫女下去后,太子妃就进了殿内,见太子站在书架前,似乎在发呆。

  她走到他身侧,看他拧着一张俊朗的脸,眼眸不自觉泛出一股柔意。

  “伯远大概是真怕了,刚才跑得好快。”

  太子蹙起的眉几乎瞬间散开,无奈地笑着摇头,“那混小子,简直不知所谓,让他读书,跟要他命似的,还想跟我讨价还价呢……”

  太子妃听他言语间虽然一直在贬低霍云霄,但笑容却很开心,像是老友谈心过一般,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她也不说破,只干脆陪他一起坐在地上,笑着和他附和谴责霍云霄。

  蜡烛爆了一下,太子总算是说完了,他发现霍云霄的笑料,真是讲不完。

  太子妃一直认真听着,末了笑道:“其实你就是舍不得,心里欢喜他,将他看做了亲弟弟,不然,你可不会花时间理会他。”

  “这小子陪了我很久,其实他身上也有很多优点的,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一直任打任怨的,从来不叫苦叫屈,是个极好的苗子,”太子的笑容温润如水,眸中闪过一抹失落。

  他叹了口气,“他无父无母,如今无人管教,我本就不愿看他这么自毁,况且师父又临终嘱托,我当然要有所行动。”

  太子说着话,牵起太子妃的手,两人相携慢慢出了侧殿。

  武安侯府,这会儿府里正一片亮,烟火气最浓,热闹得很。

  温竹君见霍云霄抱着一大摞的书回来,很是惊讶,连忙让人摆饭。

  “侯爷,先吃饭吧。”

  霍云霄早就饿了,在太子那喝了不少茶,根本饱不了肚子。

  他一边吃饭一边迫不及待地说话,虽然他服了,但言语间还是很不甘心。

  “……夫人,你说,师兄其实是想惩罚我吧?这么厚的书,他自己可能都没翻过呢,不过他说了,梁巢的事儿,让我等着听消息,要我说,我就直接去揍死那个混蛋……”

  温竹君听他胡说八道,赶紧帮他夹了好些菜,又转过桌子,去看他带回来的书。

  最厚的一本,书封上只写了个《博闻广记》,但重量确实不小。

  她大概翻了一下,应该是好多人抄录的,笔迹不一样,纸张也发黄,里头有小寓言故事、志怪志异、醒世之言,还有不少道听途说来的故事,说某时某地出了何事,带来了什么影响等等。

  剩下的,都是单册的,并非全本,有《兵法二十四篇》《战国策》《汉书》《明贤集》等。

  霍云霄扒了三碗饭,总算是吃饱了,看着这堆书直叹气,只觉脑子很疼。

  “夫人,怎么办啊?这么多书,我可怎么读啊?”

  温竹君看了一会儿,倒是觉得太子挑选的书很妙,像是一个老师在给学生准备作业,还是循序渐进的。

  她确实有些好奇,不明白太子为什么对霍云霄一个傻小子这么好,还愿意花时间培养,想必就算今天霍云霄不去找,太子迟早也要找上霍云霄的。

  “你跟太子,以前习练武艺的时候,就一直很熟悉吗?”

  霍云霄摇头,“一开始也不熟,反正那时候我刚跟师父习练,我打不过他,但我一直不服输,我就一直跟他打,也不知道怎么,师兄居然也愿意跟我打,直到十四岁后,我就打得过了,嘿嘿……”

  温竹君:“……”

  她忍不住给他盛了一碗汤,“侯爷,喝点鱼汤吧,里面放了天麻,补气又补脑。”

  霍云霄喜滋滋地接过汤喝了起来。

  温竹君看着特意挑选过的书,比如《战国策》就挑选了秦之一册,《汉书》也只挑选了其中七十篇的传,里面甚至写了不少批注,且并非一人的笔迹,心血不小。

  要知道书只是媒介,但这些批注,才是世世代代人类精神里的精华,读起来,起步就比别人高。

  可见太子是将霍云霄看作自己人了,甚至比自己人还要亲切点。

  不过跟霍云霄相处,若不谈及感情,也抛开他的缺点,其实这人还算不错,也有可能是太子厌倦了勾心斗角,就喜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