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明州不急不缓地踏前一步,将桐君挡在身后。

  “方才张寨主说,我桐君妹子说得没错,我深以为然。可晏寨主有句话却是说错了。”

  晏七娘柳眉一扬,挑衅地看向赵明州。

  “晏寨主刚才说,我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的花斑马,这话错了。我能拿得出手的,还有这柄白虹刀,还有身后这帮愿随我北伐,为天下百姓登高一呼的姊妹兄弟,还有这面万众归心的蚩尤旗。”赵明州脸上还挂着笑,眸子里却已然起了战意,“六位寨主背后是整个大帽山上百山寨,而我背后则是万千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相较而言,应该不输给六位寨主吧?”

  六位寨主中,算得上饱读诗书的就是祖上出过榜眼的陈况了。大明未亡之时,他曾在县里做过师爷,看惯了贪腐压榨,尝尽了人间冷暖,一怒之下,落草为寇。是以,在最开始听说赵明州的传闻之时,他只当她是又一个挂着羊头卖狗肉的草包将军,对她断无好感。

  可随着愈来愈多的故事在寨子中流传,陈况对赵明州也不得不另眼相待。

  而今日她这一番话,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更是让陈况眼前一亮。

  黎民百姓,谁是黎民百姓?这天下所有人,除了皇帝老儿,除了官宦权贵,哪个不是黎民百姓?他们这寨子中的人,亦是实打实的黎民百姓。

  可自古以来,王侯将相争来斗去,又有谁真的愿意为黎民百姓说句话呢?自要是上了那登云梯,踩了那点将台,百姓便无非是足下的虫蠹,靴边的尘泥,心情好了便安抚几句,赏点儿散银碎糠;心情不好了便大开杀戒,浮尸万里。

  纵观上千年历史,哪个皇帝不是编排自己的出身,神化自己的来历,恨不能和黎民百姓迥然不同,化作高高在上的龙。能承认自己无非一介草民的,也唯有明太祖朱元璋一人而已。

  反观这赵明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永历皇帝都是她的傀儡,她却不卖官鬻爵,中饱私囊,尽情享乐,只是一门心思的北伐,难不成她真是为了黎民百姓?

  陈况读了一辈子书,晏七娘时常嘲笑他迂腐愚钝,满脑子帝王将相,家国大义。可读书人却自有读书人的坚持与风骨,哪怕做了山匪,也未改初心。是以,赵明州这番话,的的确确打动了陈况。

  “若赵将军背后当真有黎民百姓,这段山路我们兄妹六人倒是应该给你行个方便。”陈况一展折扇,悠悠道:“可是,方便可行,规矩却不能改——”

  陈况递了个眼色给张铁山,张铁山沉吟道:“先前你们明州军的确是交了过路费,可时移世易,如今战乱频仍,我们兄妹六人既要自保,还要养活这山寨中数千口子,这过路费的数额自然要变一变。”

  “哼——”齐白岳和罗明受几乎是同时发出一声冷嗤。

  “昨日里派人来谈,你们也是信誓旦旦承诺过,如今不也变了?”罗明受怒道。

  赵明州收刀入鞘,露出一抹真诚的笑意:“那不妨听听六位寨主的价码,是要钱还是要人?”

  “将军!阿姊!”不同的方位发出了同样反对的声音。

  赵明州只是笑着,好整以暇地等待着六位寨主开价。

  张铁山见此情形,不由朗声大笑:“赵将军果真是爽快人!若不是赵将军急着北伐,俺倒真想把赵将军留在寨子里胡吃海喝几日,以尽地主之谊。赵将军,你既然让了步,俺也不是那不开窍的人,这一回俺既不要你钱也不要你人——”

  他向着一旁的李攀凌然一指:“俺要

  她背上的枪!”

  第150章 浰头山寨(四)俺是没想到赵将军这么……

  枪!?李攀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上臂一展,紧紧护住了自己背上背着的火铳。这把火铳可是她的命根子,她谁也不会给。

  “攀,拿来。”赵明州笑着向李攀伸出手。

  李攀脸色惨白,但还是咬紧下唇,一声不吭地将背上的火铳卸下,双手呈上。她对赵明州有着矢志不渝的忠诚,此刻别说是这把火铳,就是赵明州立马要了她的命,她也不会有一句埋怨。

  张铁山的眼睛亮了,他万没想到这赵明州如此色厉内荏,赶紧踏上一步,接过那把火铳,一连串爽朗的笑声已经迫不及待地抛了出来:“好东西啊,当真是好东西。”

  粗糙的大手不断在枪杆上摩挲,方才一言未发的韩猛和李虎臣也凑了上来,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

  晏七娘那双吊梢含情目睨了赵明州一眼,似乎是想看透这女人葫芦里究竟藏了什么药:“赵将军,咱们究竟是有六个人,这一把枪还不够使的。依我看,咱们六个寨子各分一百杆,统共六百杆火铳,不过分吧?”

  “你他娘的海寇出身是吧!硬抢!?还六百杆,你怎么不上天呢!”罗明受气得破口大骂,倒是把自己都饶了进去。

  晏七娘也不恼,只是勾唇笑着望向赵明州:“我不问你,我问你们管事儿的。”

  赵明州眯起眼睛,学着晏七娘的样子笑得温润:“好啊,那咱们就说准了,六百杆,一杆不多,一杆不少。”

  晏七娘愣住了,不敢置信地和孙启元对望了一眼。

  桐君猜度得没错,吞没过路费一事就是晏七娘和孙启元出的主意,他们仗着浰头六寨山势险要,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又加之经营上百年,有着极好的群众基础,这才敢于狮子大开口,想要坑明州军一把。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知道这六百杆火铳的份量,只怕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应允。那也没关系,他们可以讨价还价,毕竟要开窗户先踹门的道理他们都懂。可晏七娘万万没有料到,这赵明州不按套路出牌,竟是丝毫不还价,同意了这绝对不公平的交换条件,这倒闹得她不会了。

  孙启元也是瞠目结舌,不要说他们,便是明州军这边也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