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慎知立刻明白她问的什么,答道:“还没找到。”
她拿不准彤华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不敢多言。
可彤华却在想:赵琬已经嫁到了薛国,居然还去见他?
她眼底杀厉之色顿起,池水似有所觉,水面泛了浅浅涟漪。
慎知瞬间感受到她的戾气,将手掌置于她颈后:“少主,静心!”
彤华闷哼一声,双眼紧闭,眉尖立刻拧在了一起。她扶着池底座椅上的石沿,指尖泛白。
过了好一阵子,水面终于平静。
蕴灵池太干净,消弭了杀心怨念,终究让彤华彻彻底底地清醒过来。
从那一段足够愚蠢和卑微的回忆里。
她孤注一掷去求,却一无所得。
彤华睁开眼,杀意散尽,徒留得空旷的深冷。
慎知慢慢放下心来,却仍留有余悸,放缓了声音道:“您越来越没办法控制戾气了。来日方长,您又何必心急?终归能好的。”
好不了的。
她知道慎知只是在安慰自己。
她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那里若隐若现地浮动着一个暗红色的印记。由于她的身体此刻与蕴灵池灵脉相连,骤然涌入大量灵蕴的时候,那里其实并不太好受。
慎知看出她的不适,尝试着再一次劝说她道:“何必非要受这绝情咒反噬不可?忘了也未必不是坏事。若是放不下,我会告诉您。”
彤华眉心那处,是一个绝情咒。
她少年时,实在太过不知天高地厚,不知犯下多少大错。虽总有人为她收拾残局,但还是让平襄十分不满。
平襄见不得她冲动无知,见不得她年少放肆,见不得她为情乱智,所以命嘉月仙君给她下了一道绝情咒。
咒印生效了。
平襄没有对彤华掩饰下咒的事,刻意让她发现自己记忆里的空白,以此作为她的惩诫。
慎知还记得,彤华被平襄植入绝情咒的那一日,她在璇玑宫门外等了整整一天。被人搀扶着从云辇上下来的彤华,眼底空空荡荡,抬眼看着自幼长大的璇玑宫,目光茫然又陌生。
那枚咒印的功力太强悍了,最初的几日,她连他们几个身边人都想不起来。慎知这样冷情的人,也不免强忍眼泪。
后来彤华的记忆恢复了一些,可她清晰地发现,自己的过去仍有大段的空白。
因有禁令在上,没有人敢在她面前提他,彤华也不记得他,可越是不存在,便越证明了他的存在。
那种未知的恐惧令她坐卧难安,她在这陌生的宫殿里住不下去了,便一个人跑去人间躲避。
可笑的是,她少时分明曾遍游人间,可人间也陌生,所有一切都在提醒着她——这些地方,都有你与他的回忆。
她爱过一个人,几乎占据她过去生命的所有时间,这么一忘,就什么都不剩了。
处处无他,处处是他,这么多年来,她就是用遗忘的方式来记住一个人。
那是她难以消解的不甘。
那是她走失的青狮。
而彤华一身反骨,越是忘记,越是不甘,千方百计也要记起旧事。
她初次尝试时牵动到了咒印,嘉月本就昼夜看管她们姐妹三人的元灯,立刻便发现了彤华咒印的波动,于是直接禀报了平襄。
平襄知她会有所行动,慢条斯理地罚了她一回,等再将她放回璇玑宫的时候,已是一月之后。
慎知那时便劝过她算了,但彤华不肯,拉着她的手同她说:“帮我想办法压住这个咒印,不能让尊主发觉——无所谓反噬多深,我得想起来。”
她的一切痛苦自那时起。
平襄和嘉月之后再无所察,而彤华瞒天过海,每月要生熬一日咒印反噬的痛苦,才能勉力记起过去的一点回忆。
彤华实在是太害怕那段记忆空乏的日子了。
她执念难解,不肯轻放,好不容易去到人间,好不容易寻得一个活生生的段玉楼——
她怎么放,怎么能放?
慎知在她身后,看见她身前水面无声泛开的那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心里只觉得可怜。
她仍然不记得他的模样,却记得自己的难过——
彤华在遗灵窟待了两日,晚间才回到了夙夕殿。
鱼书伺候彤华上榻,给她把医官署改过的新药端来。彤华懒怠地倚在坐榻上喝药,拿着瓷勺一口一口抿,觉得这药没之前苦了。
“医官署改药了?”
鱼书一怔,想起来,回道:“是使君让改的,说这药越来越苦,没病都喝出病了。”
也是好笑得很,内廷巴不得把所有良药招呼到她身上,有多久没人在乎过她会不会怕苦了?
鱼书坐在榻边小凳上和彤华说话:“少主这回把使君吓坏了。您也该自己多关照自己,免得他替您日理万机,还要分心您是不是遭了罪。”
彤华捏着勺子的手一松,一声脆响,药汁溅起小小的水花。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