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使西夏。”赵芫赞同,只是使者的人选必须慎而重之。别看西夏是小国,它国内的政治派系却极为复杂。出使的人一定要能抓到他们共同的脉门,才能达到说服目标。

  官家已经考虑到这一层,那他们便只管专注打好眼前的战斗即可。吴玠想了想,提议道,“金军各城寨或会进行相互支援,我们如果对其实施清剿,最好同一时间将可能进行支援的另一座城寨同时纳入清剿的计划。并且我们兵力众多,可以分点执行,如此,金军即使计划支援,也必须选其一或分散兵力,这样对我们更有利。”

  李彦仙:“完颜宗望不会坐视此事,他若想拿回主动权,最可能的是向北发起大规模进攻,也就是打通河东北路的回头路,连接永兴军路、河东北路、燕云的通道。”

  一旦与燕云的通道连接起来,金军的主观能动性就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动提升。所以,在包围圈缩小后,金军主力北上进攻的可能性一定是最大的。

  众人皆赞同这一预测,就如何进行堵截防守的策略又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一直到日落时分,徐徽言到处找官家回去用饭了,会议才中止。

  一连数日,赵官家和她的将领们都在开小会,确定讨论的问题没有遗漏后,休养多日的军队才重新动员、开拔。

  第一站,便是云阳、泾阳、高陵、栎阳四城,此四城距离咸阳最近,几人所部先至咸阳,随后趁夜出行。

  赵官家预测进攻泾水最左侧的云阳,几乎一字排开的四城中,必定只有距离最近、位处中间的泾阳金军会出兵相救。

  “云阳城中留守的金军共四千人,其中只有两队女真谋克,其余皆为伪军。”做好了战前情报工作的吴玠对负责攻城的李彦仙说道。李彦仙部攻城,而吴玠部待命,准备应对来自泾阳的金兵。

  而梁红玉和吴璘则带兵前往了泾阳和高陵之间,一旦泾阳出兵,宋军的后续计划便是趁泾阳金军守备空虚,闪电夺城。到时候两城可以同时回归,正所谓一石二鸟。

  两日后,战报呈到赵官家的案前,李彦仙、吴玠部在云阳与金军激战一个昼夜,联合云阳百姓顺利夺城,梁红玉、吴璘部顺利夺城。

  赵芫看到这封战报时,几人已丝滑无比的,转道急行军,对泾水右侧的高陵、栎阳两城如法炮制重复了这个过程。

  所以宋军的战报应是一日收复两城X2。

  速度当真迅捷如闪电,快到金军互相之间根本反应不过来,甚至当宋军继续推进战线到三原城时,三原城的金军守将全然不知前方四城已失。

  延安府。

  完颜宗望将手中的战报扔出去,就扔在萧裕等人的面前,他死死按着神经剧烈跳动的太阳穴,“为什么到现在才知道前线的消息?”

  “宋军的进攻速度太快了,消息来不及传出。”萧裕只有如此推测。

  完颜绳:“应当有宋军刻意阻截的原因在,他们肯定害怕我大军派兵支援各城。”

  “宋军都打到鄜州了!”宗望只觉得头疾又犯了,他握拳重重砸在桌案上,怒火中烧,“你们都在吃干饭不成!宋军攻城如此大的动作,竟然一点消息得不到?废物!一群废物点心!”

  “二太子息怒,”萧裕连声劝慰,“现在咱们该如何应对?延安府的粮草足够大军使用,是否要重新进攻赵宋官家,将地盘打回来?”

  闻言,宗望的头更痛了,他颤抖地合上眼皮,拳头用力抵住额头,沉思不语。

  议事厅内安静下来,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二太子打算如何反击。

  半晌,在剧烈的头痛当中,宗望终于抓到了思绪,“赵宋官家率领的是天子亲军,号称大宋最强战力,大宋禁军中的上四军,对否?”

  被边缘化的郦琼:“回禀殿下,正是天子亲军,天武、捧日、神卫、龙卫四军。”

  宗望闭着眼,“宋人常说扬长避短,赵官家将我们上中下三路堵上,却只派这四军来进攻,正是在掩藏他们的短处、弱点。”

  萧裕眼睛一亮,想到了问题关键,“所以我们要挑宋军的薄弱处打击!”

  “没错。”感觉头痛轻微了些,宗望睁开眼,深邃的眼神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下达命令,“立即整兵两万,准备渡黄河!”

  “还有,派人给李乾顺送信,让西夏军全力攻打宋国河北东路边境各镇。为我方大军顺利渡河做辅。”

  大宋永兴军路的战况早就传到了西夏王城,大宋官家御驾亲征,大败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此事在西夏朝廷中的震动,不亚于宋朝内部。原以为大宋二圣北狩,很快就会被金国灭掉的人纷纷惊掉下巴。

  怎么的?换了个女人当皇帝,大宋突然支棱起来了?

  出于某种矛盾心理,西夏君臣不约而同地对此事下意识保持了观望态度。

  正因为如此,原本还在大宋边境搞事的西夏人,近期已然悄无声息地退回了西夏国境内。

  第93章 三方博弈!

  大宋宣武二年,正值西夏元德八年。此时此刻的西夏国,已经历全力援辽不成,王后、太子薨逝,国主李乾顺与宰相梁乙逋因畏惧而向金国道歉投诚,答应联合扰乱大宋边境之计划。

  若没有赵芫登基,大宋此时朝廷南渡,与西北断绝联络支援,西北千里之地陷入金国手中,被金国划给了联合作战的西夏。西夏应当是吃尽了好处,只不过,赵芫在兴仁府阵前登基,挽大厦将倾,大宋不仅没有失去燕云两路、河北三镇,更是着重防守西北边线。所以西夏的现状于是变成了死了王后、太子,还被金国逼着和大宋打没有结果的仗,吃力不讨好。

  梁乙逋是国主李乾顺的舅舅,深得他的信任,大事决策皆和他商议。现今的西夏朝廷,每日讨论最多的朝事便是大宋与金国的战争打得怎么样了,进度到哪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