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
王叔的思想意图,将完颜兀术从小到大的事迹扒了个底朝天。并针对金国此次皇位更替进行了长篇分析报道,推理金国变故的内情。
完颜兀术一个人的恶意揣测,哪里比得上一群笔杆子痒痒的文人学子的恶意揣测。后来收到十几份连载报刊的完颜兀术,差点念头堵塞,道心受损。
他不怕宋国官员、学士对他口诛笔伐,也不怕他们憎恨大金。宋国文人没这么做,反而一本正经地解刨他的行为和心理,对他,对金国进行全方位的抽丝剥茧地解构。其中揣测推理竟多数符合现实。
这样的文章,被印刷了无数份,散布在无数大宋官民的手里。这才是完颜兀术心塞的点。继军事上战败之后,心理战、舆论战又输了啊可恶!赵芫啊赵芫,难道就当真是他完颜兀术跨不过去的大山?!
完颜兀术:不,我还年轻,还有漫长的时间可以努力!我还会回来的,赵宋的官家!
另一头,西夏使者带着赵宋东京之变的消息回到兴庆府,国主李乾顺接见他时事无巨细地询问他在东京城所见。
金国三太子完颜宗辅带着大军发疯似的在他们边境烧杀抢掠,李乾顺一方面要与金国进行周旋,质询他们无故攻打西夏的原因,要求金军退兵,另一方面则不得不关注起赵宋的朝堂,如果事到临头了,他西夏说不得要向大宋低头,求一份庇护。
使者一一复述,并奉上过年期间在东京城购买的报纸,上面记述了太上皇谋反案的侦办过程。外人足以从中窥见大宋朝堂激烈动荡的一角。李乾顺不由叹息,“宋国朝堂动荡,抽不出手来。我们要独自面对疯狂的金国了。”
国相梁乙逋提醒他说:“就算宋国有余力出手,我们能拿出什么报酬呢。”
西夏和宋国之间多年来的边境纷争,一直都在于战略要地河西走廊,若说大宋丢了河西走廊如同失去一臂,西夏丢了河西走廊便是失去一腿。这样的重地,李乾顺无法拿它来当做筹码。
“或许我们还可以再试试与金国交好。”李乾顺幽幽地说道,“对我们来说,最好能同时与金国和宋国交好,他们两国有血海深仇,应该都需要一个忠诚的盟友才对。”
“国主如果能求娶一位金国公主,困难或许可以不攻自破。”过去西夏被赵宋打得嗷嗷叫,内忧外患的时候,正是李乾顺向辽国求娶宗室公主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借公主之力剿灭了太后余党,又借辽国亲家震慑了赵宋。一举两得。
如今西夏无后无储君,若以王后、储君之位许给金国,或许能继续绝处逢生。
李乾顺君臣们商议许久,终究是抵挡不住金军越来越疯狂的攻势,一面加紧支援边境,一面急急派出求和的使臣-
“和亲?”
金国。新帝完颜亶接过摄政王叔完颜兀术递给他的国书,看清里面字字诚挚的内容,诧异道:“夏国正在和我们的军队作战,怎么大战当前,他反而来求亲?”求娶敌人的公主,这操作也太……
“他想是要和咱们议和。”完颜兀术负手站在龙椅旁,指点年少的新帝,“这封国书恰恰说明,夏国在我们的大军面前不堪一击,夏国国主已经露怯了。如此,我们更不可放过夏国这块鲜美的羊肉。”
“那,朕现在回绝他。”闻言,完颜亶从善如流的准备拒绝掉和亲请求。
“陛下不可,”完颜亶刚刚拿起朱笔,被身边的完颜兀术伸手按住,他抽出完颜亶手中的笔,轻声讥笑着说,“不要着急拒绝一只走投无路的肥羊,您应该学会如何控制草原上的羊群。”
青年讥讽西夏如绵羊的话语低沉而充满蛊惑力,年少的金国新帝露出侧耳倾听的神态,姿态十分恭顺,“依王叔所见,朕应该怎么对待夏国呢?”
完颜兀术毫无芥蒂地俯身,用从完颜亶手中拿过来的朱笔在空白折子上写道:夏国主之言辞恳切,朕亦有心结秦晋之好,但大金公主身份尊贵,不可轻许。
“如此回复,便等着李乾顺实实在在吐出好处来双手奉给我们。”完颜兀术笑道。
完颜亶有些犹疑:“那么边境那里的战事……”
“乖孩子,战事与谈判可以同时进行。”另一边听政的晋王完颜宗干提示他,“你年少时身边教导的老师皆为汉臣,读的都是圣贤之书,倒对本族的主张钻研的不够深刻。今日教你一个道理,咱们女真人打天下,战是战,和亦是战。以和辅战,以战养战,方能百战不殆。”
“议和什么的,从来只是打败敌人的手段,而非打仗的目的。彻底吃掉敌人,让追随我们打仗的部族勇士人人有钱拿,人人有女人睡,人人有肉吃才是道理,”完颜兀术接话,唇角的笑意放肆而嗜血,“在占尽优势的时候,与敌人谈和平,怎能对得起抛头颅洒热血的各部勇士?战,就要敌人死!”
“陛下谨记,异国于我们而言,尽如猪狗牛羊,尽可猎杀之。”
或许两位摄政王叔的发言太过振奋,完颜亶目光闪烁起来,似有火苗在其中摇曳,“亶儿明白了,我们是虎狼,异族皆为牛羊。与猪狗牛羊,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见完颜亶的血性提了上来,完颜兀术满意地点头,“现在陛下应该懂得如何对待夏国国主的求和了。”
“多谢两位王叔的指教,亶儿必定将道理铭记于心。”完颜亶起身拱手,非常恭敬地感谢两人,“朕明白了两位王叔的心意,对待敌人唯有一条路,就是赐予他死亡。”
吾与敌手,没有和平可言,和是为战,战即要人命。
过去康老师教导他成大事者要学会忍耐,要学会韬光养晦,要学会以和为贵。完颜亶觉得很有道理。但当了皇帝,他开始觉得,女真人的道理才更有道理。
忍耐,忍耐太过于艰难了,康老师。
金国的回复,在西夏人看来,无疑是同意了他们国主求娶金国公主,言语之间暧昧不清无非是在谈条件,希望夏国能拿出示好的诚意来。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