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 13 章
p; “滚。”姜郁拿了串羊肉串吃着,然后扫码加菜。
方延见她手指头在屏幕上飞舞,有些咋舌,“你饿了多久了?”
她这都过了长身体的阶段了,怎么胃口比那时候还大了这么多。
姜郁瞟他,“求我办事儿还不兴我吃你点儿东西?”
“你欠我人情,我请你吃饭?”方延给她拿杯子倒了点儿啤酒,“这什么道理?”
“那我走了。”姜郁作势要走。
方延作揖求饶,“别啊姜姐,吃,您敞开了吃!”
这家大排档上菜很快,姜郁刚吃到第二串羊肉的时候,她点的盐焗皮皮虾就上了。
她戴上手套刚准备剥虾,突然想起刚刚在超市买的竹节虾。
那玩意儿可不能放到明天再吃啊!
姜郁立刻摘了手套,给宋知遇发信息让他回去以后把虾给煮了。
发完信息后她再次套上手套,慢条斯理地吃着皮皮虾,“你到底有什么事儿?说。”
“你弟当年找的那个物竞的老师推荐一下呗?我准备让我弟也搞这个。”
方延毕业回江城以后,家里人就像是看到了救星,迫不及待地把他那刚上初三的弟弟打包丢给他了。
“我弟那个老师档期都排到三年后了,没戏。”
当年他肯收姜浔,还是因为跟姜家有点儿上一辈的关系在,这才答应在休息时间给姜浔上课。
“你找别的老师试试?反正你弟才初三。”
“初三了!他们班同学都开始学高中的内容了,你以为谁都跟宋知遇那个变态一样,光靠高一高二在学校上上物竞班就能拿金牌?”
如今物竞培训卷得很,大多家庭想培养孩子走这条路的话都开始得很早,有些家长六年级就会送孩子去学初中的知识。
正常情况下,想走物竞这条路的学生们在初二学校里刚开物理课的时候,已经把初中两年的知识学完了,开始学高中物理了。
“我也找过其他老师,一周找了两个来试课,一个只会自己做题不会讲,一个连题都做不利索,看个答案能把自己看晕。”方延这几天一直为了这事儿头疼。
他刚回江城,在这边也不认识几个人,刚刚在搜去年的物竞获奖名单的时候看见姜浔的名字,这才联系上姜郁。
“那你想找什么样的?”姜郁问他,“是想先找人给他教高中物理,还是想找能教竞赛知识的?”
一般的高中物理老师都能讲明白高中物理,但不是所有的高中物理老师都能搞清楚竞赛的内容。
“那肯定是想一步到位。”方延端起一次性杯子喝了一口啤酒,嫌不过瘾,索性对瓶吹。
半瓶啤酒下了肚,他啧了一声,“早知道当年就不帮你追宋知遇了……”
看见姜郁翻了个白眼,方延知道她不介意自己这话,于是玩笑道:“我当年就应该帮宋知遇躲你,说不定能让宋知遇欠我一个人情。”
姜郁又白了他一眼,“你倒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江城一中每年都会举办高一高二的朗诵比赛和高三合唱比赛,比赛中获得冠亚军的班级则会登上元旦晚会的舞台,再面向全校师生及历届校友演出。
当年高三(1)班是合唱比赛的第一名,所以要在元旦假期前一天的晚会上再表演一次,并且每个人都会获得一张表演时的合影留恋。
合唱比赛的阵型一共五排,前面两排女生,后面两排男生,最中间那排是男女混站的。
姜郁站在中间那排中轴线右边第一个,而方延站在中轴线左边第一个,他的左边便是宋知遇。
队形是负责培训的音乐老师排的,音乐老师说宋知遇是男生门面,要站在正中间。
但恰巧的是,班里的次门面方延在排队型那天比宋知遇高了几厘米,为了画面的和谐,他理所当然地被排到了c位。
充当起了姜郁和宋知遇中间那条银河。
排练的那几天,姜郁为着这事儿没少跟方延急眼,怪他那4厘米的增高鞋垫早不穿晚不穿,偏偏赶在排队型的时候穿,害她错失了跟宋知遇并排合照的机会。
元旦前一天的早晨,最后一次彩排。
在台侧列队等候的时候,方延偷偷凑到姜郁旁边问她:“你真想跟宋知遇站一起啊?”
姜郁侧头,没好气道:“怎么?你要现在退出高三(1)班?”
“你要真想跟他站一块儿,我就把增高鞋垫脱了,等会儿老师看见了肯定要重新排队型。”
姜郁闻言警惕地看了他一眼,“你有什么目的?”
“就当是成人之美?”方延想了想,“你实在过意不去,就当你欠我个人情,以后还,怎么样?”
“成交。”
方延当即找借口去厕所拿掉了增高鞋垫,在最后一次彩排的时候又特意曲腿,显得比宋知遇矮很多的样子,不出所料吸引了老师注意力。
姜郁如愿和宋知遇站在了一起,而方延则因为曲腿曲得太厉害被调去了边上站着,并且就这么曲着腿演完了晚上的正式演出。
--
晚上十点,姜浔下了晚自习,直接回去敲了601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