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调人过来呢!”

  “啊!”

  任永失望地叫了一声,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

  老六看着对方失落的样子,想到对方家里的情况,知道他是想多挣钱,于是忍不住提醒道:“现在瑚城内的学院已经快开学了,听说都是免费招生,你要是想后面找个好工作,就趁着现在学的人少,快去报名,早日从学院毕业,兴许还能赶上工坊这波招人!”

  要不是任永长得瘦小,又是家里的独苗苗,老六心想其实入应征当兵,还来钱快些。

  想到自己现在每月的工资,他顿时心里美滋滋的,对任永说话的口气都耐心了许多。

  任永闻言,瞬间连连道谢,转身就进城去研究学院的事情了。

  瑚城的新学院,因为众人这样那样的目的,竟然意外的在第一期就招了五百名学生。

  学院不得不临时又扩大了教室。

  幸好这些人,也只需要学习初级课程,从滢炆岛随便找个初级课程毕业的学员,都可以教学,老师的问题倒是不严重。

  九月底的时候,廖蓉蓉给郁宁带来了盐场新制出来的盐。

  沙粒般大小雪白的盐,盛放在透明玻璃瓶中,看上去跟糖霜很相似,又有点像初冬的雪花。

  郁宁接过廖蓉蓉递上来的盐,倒出一点,用手沾着尝了尝。

  “嗯,很好,不苦。”

  这盐不论是从外观还是口感,都比以前兹於自制的海盐,好得多。

  “殿下,你给的这个制盐方法真的很好,不但盐的质量提高了,制盐的成本还下降了!现在盐场的人工,比之前足足减少了一半。”

  郁宁闻言,笑了笑,这可是系统兑换出来的,花了她两百积分呢,要是不好,她都要找系统退货了。

  不过这话显然不好对廖蓉蓉讲,她转移话题道:“你安排一下,后面这边的盐场都按照这个方法制盐,尽快制出更多的盐出来,开始安排售卖。”

  廖蓉蓉称是。

  郁宁又想起来,补充道:“这个盐既然跟以前的盐,差别这么大,后面也换个名字吧!”

  她拧眉思索了一下道:“就叫雪花盐吧!”

  廖蓉蓉笑着道:“好,殿下这个名字真形象,这盐看上去不就像雪花一样漂亮吗!”

  两人接着开始商量售价。

  “现在市面上的盐,都是多少钱一斤?”

  郁宁对这些东西,没有廖蓉蓉了解,只能先问她。

  “兹於这边盐官府售的盐是两百文一斤,大禹要贵一些,要三百文左右。”

  廖蓉蓉回完,思考了一下,又道:“不过这都是官府的售价,民间自来有私盐售卖,据我所知,民间的售价从一百文到三百文都有。”

  说完,廖蓉蓉笑着道:“不过,这些盐,都没有我们的雪花盐品质好,殿下要是想,可以将价格定得稍高一些,应该也不影响售卖。”

  郁宁闻言却摇了摇头:“不,我们的售价不但不能比他们高,反而要卖得更低一些。”

  “哦,这是为什么?”

  廖蓉蓉不解。

  郁宁正色道:“盐是百姓必须之物,我们要尽量降低售价,这样才能改善百姓的生活,不但是盐,以后粮食产量上来后,我们也要控制宁国境内市面上粮食的售价。”

  廖蓉蓉似懂非懂,她是一个商人,自然只有想办法多挣钱的,还没有过想法让自己不挣钱的经历。

  郁宁解释道:“国家富强否,不能光看国库的存银,还要取决于百姓的生活是否富裕。这些关系百姓生活的柴米油盐之类的东西,自然就是重中之重,以后你要专门派人关注这些东西的售价,一旦发现市面上的价格异常,官府就要出手干预,不能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

  廖蓉蓉闻言,这才明白郁宁的意思。

  她有点醒悟过来,现在他们已经算是一个国家,盐制出来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的。

  所以定价,也并不只是要考虑利润的问题。

  “殿下觉得这盐的定价,定到多少比较合适呢?”

  郁宁想了想,才开口道:“五十文一斤吧!”

  五十文一斤!

  廖蓉蓉心中感叹,足足比别人家最少低一半的价钱。

  她突然想到,这样一来,不说宁国境内,就是大禹市面上的其他盐商,恐怕都要被这个价格挤破产了。

  这样一来,雪花盐的销量上去,恐怕利润也并不会低。

  她笑着抬起头看向郁宁,心中瞬间心服不已。

  如此一来,钱没有少赚,宁国爱民的名声,却传出去了,还让贫穷的百姓都能买得起盐,这个一石三鸟之计,还真的需要一点魄力。

  廖蓉蓉心中为自己有这样的主上自豪,又对郁宁提议道:“殿下,后面盐场的事情进入正轨,恐怕还需要有人来专门管理。”

  毕竟她这边商贸的事情,还多得很,也不能把心思全部花在这上面了。

  郁宁闻言,问道:“你那边有合适的人选吗?”

  廖蓉蓉道:“原先兹於的盐商陈运宝倒是个不错的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