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第121章 幼帝之死
在郁宁接到巴州被攻破的消息三天后,她终于收到了刑北的消息。
同刑北的消息一起回来的,还有郁宁的表哥李彦,亲手写的求救信。
原来刑北去巴州送完钱,离开的时候后,李糠见巴州形势不妙,就让李彦同他一起回来。
原本李糠的打算,是让李彦到宁国跟郁宁商量一下,看能否让幼帝迁都到泉州一带,或者到了万一的时候,能让旧朝的人,退到宁国来。
可是让人没料到的是,刑北和李彦从巴州出来,才刚到梧州附近,就听闻了巴州城破的消息。
如今幼帝外逃,李彦联系不上李糠等人,只得写信来向郁宁求助。
郁宁看完信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郁宁亲自提笔,写了两封信,一封让人秘密寄给翠屏,信上的内容除了郁宁无人知晓。
这封信,郁宁让人连夜寄出。
信传出去后,郁宁失眠了一整夜。
另外一封,是郁宁发给李彦的回信,信上表示她会派人出来接应李彦等人,并让刑北带人全力辅助李彦搜救幼帝的下落。
第二日,郁宁把这封信交给了郝小果,让他着信,连同五百士兵,去同刑北汇合。
三月的巫州山上,开满紫色的杜鹃花。
姹紫嫣红中,一群人快速地从林中穿行出来。
这群人共两三百人,大多做武士装扮,被众多武士围在中间的却是一名六七岁的孩子。
小男孩坐在一名身材高大的武士肩上,旁边还跟着一个衣着不俗的中年男子。
很快有从前方探路回来的武士,来向中年男子汇报。
“丞相大人,还有一百里就到渡口了,我们的人已经准备好了船只。”
中年男人闻言,眉色稍松,转头对小男孩道:“陛下,我已经让李彦传信给你姐姐了,现在我们赶过去同宁国的人接应上就可以安全了。”
小男孩面带惊色,乌青的下眼帘显示着他的精神并不十分好。
听到中年男人的话,他瞬间眼睛一亮,惊喜道:“姐姐派人来接我们了?”
中年男人一哽,其实他并没有收到对方的回信,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想来,那人应该也不会对自己的弟弟见死不救吧!
一行人怀揣着希望,向着远方的渡口行去。
此时,柳州的太守府,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
“大公子在里面吗?”
守卫看着来人,连忙点头道:“大公子和三公子都在屋内。”
里面的人听见动静,推门出来迎接。
“邓先生你不是出城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迎出来的是一个二十七八的青年男子,长得剑眉星目,一身气势很是威严,但是对门外的人却格外客气。
邓先生看了看左右道:“大公子,进屋再说。”
见此,闫大公子将人迎进屋内,并把门外的人赶远了一些。
屋中还有一个年轻一些的男子,见到两人进来,也走了上前。
“大哥,邓先生,这是出了什么事吗?”
邓先生看见青年,也顾不上寒暄,从怀中拿出了一张信纸。
“幼帝的下落,找到了!”
他压低声音说完,将手中的信纸递了上去。
闫大公子和闫三公子对视一眼,伸手接过信纸,相互看完后,闫大公子闫兆顺才沉声道:“消息可靠吗?”
邓先生点头:“这是我们的人,从李糠儿子李彦的手中截下来的消息,应该可靠。”
闫兆顺闻言有些惊讶:“李彦,他怎么在外面?”
邓先生捻须笑道:“李糠那老小子,听到自己侄女在海外发展甚好,年后就巴巴地派儿子贴上去了,现在巴州城破,应该是想找那位新封的宁王殿下求救了!”
“李彦人呢?”
闫三公子眼神闪烁,插口问道。
“被我们的人监视着呢,他此时还藏在广州府那边。”
闫大公子看了自己弟弟一眼,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转头又对邓先生道:“先生,我们此时要怎么办,要去将幼帝接到江南道来吗?”
邓先生闻言,低头沉思了起来。
半响,他才抬起头道:“这要看大公子你的意思了!”
说完,他不等对方生怒,就继续道:“幼帝是大禹朝真正的正统,如果将他接到江南道,那么江南道就是正统所向,定然会增加江南道的声势,也能对河东道等各路形成威慑,将来不论是想发兵何处,都能师出有名。”
闫三公子一听,瞬间道:“那还犹豫什么,我这就带兵去将那幼帝抢过来。”
闫大公子拦住他,缓声道:“不急,先听先生说完。”
邓先生点头,继续道:“幼帝是个优势,也是个掣肘。不说别的,只要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