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   随着人头落下,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从今往后,岭南道换天了。

  第128章 拖延

  祯文二十九年的下半年,大禹短暂地进入和平时期。

  各家势力都在收拾自家的烂摊子,郁宁也在岭南道一直呆到年底,才返回滢炆岛。

  岭南道的战争对宁国的消耗不小,不过经过这半年时间的发展,宁国在岭南道占领的领地也开始恢复。

  从滢炆岛引进过去的各种工坊和政策,使得这些地方快速发展,短短几个月,百姓都快要忘记战争带来的痛苦了。

  其中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宁国占领的领地,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隔壁被划分到江南道管辖区域的百姓十分羡慕,经常有偷偷跑到宁国这边来的。

  一开始宁国和江南道的官府,对这个事情都并不重视,但是这件事很快就愈演愈烈。

  最后,紧邻宁国领地的州府,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百姓,偷渡到了宁国生活。

  江南道的官员甚至派来士兵,驻守在两地边界,都无法阻止这个现象,最后只得无奈的找到宁国的官员,希望他们能介入一下。

  宁国的原始人口,十之有八,都属于这种移民,国内甚至现在都还有接纳难民的政策。

  所有来到宁国的难民,也都被宁国一视同仁。

  要宁国出政策,禁止百姓进入宁国,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今江南道和宁国还属于友好关系,直接拒绝也不太好。

  在岭南道主管政务的喻石泉,不得不同江南道的官员虚与委蛇,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政策,假装配合江南道的动作。

  江南道的官员,见到宁国出手也无法完全遏制这一现象,只能放弃,任由其发展。

  祯文二十九年的除夕,宁国的清宁城比之往年更加热闹。

  滢炆岛上百姓越来越多,岛上另外两座城市,都几乎住满了人。

  清宁城就更是人满为患了。

  连云姑姑都说,就是昔日的禹京城,都没有如今的清宁城热闹。

  年节过后,很快就是郁宁的生日。

  距离郁宁来到滢炆岛已经过去五年,今年是她二十岁的寿辰,众官员都不再同意她不要大办的决定。

  郁宁看到大家都渴望一场盛宴,加上这样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清宁城围观,也算是间接促进到岛上的消费,就不再坚持。

  所以春节之后,清宁城中不但没有摘下节日的装饰,反而张灯结彩更胜过年之时。

  宁国其余地方的百姓,连同大禹内陆的不少商人,听闻这一消息,也在不断地向滢炆岛赶来。

  往日的滢炆岛码头,如今广场周围都新建了不少建筑,其中不乏酒楼饭肆,更有各种商铺林立。

  许多运送到滢炆岛的货物,都不用进城,在码头上就能销售一空。

  二月初一,全滢炆岛的人,都在准备迎接宁王的寿辰的时候,滢炆岛的码头,突然迎来了一行气势壮阔的船队。

  数十艘船霸占了整个海面,所有人都好奇地向船队张望。

  只见那些船上都挂着同样的旗帜,众人一看就知道是江南道的势力。

  让人瞩目的是,这些船无一不装扮得富丽堂皇。

  就连一向以富裕闻名的滢炆岛,在这些船年前也显得朴素了许多。

  虽然看不到船上的具体货物,但是光看外表,就能感到上面有不少值钱的物什。

  负责迎接江南道官员的苏浮生看见对方这个阵仗,眉心微蹙,心头泛起几分疑惑。

  不过看着对方即将下船,他只有按下心中疑惑,笑着走上前迎接。

  见到江南道带队向郁宁祝寿的人,居然是闫氏大公子闫兆顺,苏浮生心头再次跳了一下。

  “不料是闫世子亲临,苏某有失远迎,还望世子恕罪。”

  闫兆顺打量了苏浮生一番,认出了对方的身份,客气地还礼道:“苏大人客气了!”

  两人寒暄着,苏浮生带着闫兆顺坐上前往清宁城的马车。

  剩余自有人协助闫氏的船队卸货。

  闫兆顺也丝毫不担心自己船上的货物,同苏浮生坐上马车后,一路观察着滢炆岛的情况。

  从码头到清宁城,他都在沉默地听着苏浮生的介绍。

  进入清宁城后,他终于忍不住问道:“这岛上的所有建设,都是宁王殿下的主意吗?”

  苏浮生闻言,面上露出几分自豪,点头道:“是的,殿下雄才伟略,我等不能及也!”

  闫兆顺想到那位干净利落划分了岭南道领地的宁王殿下,也不禁道:“你们宁王殿下,确实是天下第一奇女子!”

  苏浮生听到这句感叹,心中默默反驳,殿下不但是奇女子,还是他见过最圣明的主上。

  随后两人来到清宁城的议政大厅时,就见到了刚刚正在议论的对象。

  郁宁听闻齐国世子,亲自来访,特意亲自出来迎接。

  双方见面后,自然又是一番见礼,才进入厅中。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