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出来喊话。
“岭南道弑帝叛逆,宁王殿下派人剿灭叛贼,主动投降的一律不杀,包庇叛贼的,按同罪处理!”
第123章 攻城
喊话的内容,经过士兵手中的扩音器,传到了振州城内。
此时,振州城内的人才得知,此次突然来袭的人,居然是宁国的人。
振州城内的百姓想到,岭南道谢氏派人杀死了大禹皇帝,也不奇怪宁王殿下派人来攻打了。
不过,如今他们不知道宁王殿下的性子,虽然听到喊话说不牵连无辜,但还是慌张地跑回家中带着家人*躲藏起来。
负责振州兵马的长史姓于,他是文人出身,本就不懂军事,此时见到城外的敌军,更是吓得瑟瑟发抖。
他手撑在旁边的侍卫身上,借着对方的力道,勉强站稳身体,焦急地询问一边的下属。
“郭司兵,你派人通知太守大人了吗?援军还有多长时间到?”
振州府的司兵郭荣,看着于长史的这幅模样,眼中不着痕迹地划过一丝鄙视,脸上倒是没有显露出来,恭敬地道:“属下已经通知太守大人,大人回信说,援军还有三日时间才能到。”
“三日!”
于长史顿感绝望,敌军仅仅三天时间就连下岭南道三座县城,他完全没有信心振州能坚守三日。
周围守城的士兵,听见两人的对话,也出现了些微骚动。
郭荣见此,不得不出声道:“于大人放心,振州城墙高大,城内守军足足有一万人,定然能坚持到等来援军。”
于长史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显然数倍于城内守军,对郭荣的话,并不感到有多安慰。
不过,此时他也总算清醒了一些,知道身为将领,战前不应该灭自己这边的士气,勉强点头道:“嗯,郭大人所言有理,那这守城的事情就交给郭大人和众位将士了,我去找太守大人商量对敌之策!”
说完,也不管郭荣的反应,丢下城外的敌军,转身快步走下城墙,往太守府跑去。
郭荣看着对方逃跑的身影,脸上终于忍不住露出了怒意。
这个于长史平日里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结果事到临头,居然是这幅软样。
听着城外不断地喊话声,郭荣烦躁地让手下的人开始同样喊话回去。
如今岭南路归顺的是河东道林氏的晋朝,他们当然不认自己弑君的罪名。
郭荣让人喊的回话,自然就是,岭南道是替天行道,诛杀昏君,为民除害之类的。
下面的宁国士兵闻言,自然大骂岭南道是不忠不义不孝之辈。
振州这边不认,双方瞬间开始你来我往的骂战。
不过宁国士兵有郁宁给的扩音器,喊话声嘹亮无比,满城的士兵和百姓,都听得清清楚楚。
振州士兵虽然极力喊话,喊倒了几个士兵的声音,但是在气势上还是输给了宁国军队。
喊话被压倒了气势,连带着城中百姓和部分士兵,都不由开始觉得自己不占理上。
毕竟,幼帝不过几岁幼童,说他是昏君实在是言过其实了,就算大禹再不好,也不能全算是他的过错。
岭南道作为臣子,居然对幼帝下手,确实显得不那么光明正大。
郭威见喊话喊不赢对方,干脆放弃了骂战,直接对宁国的喊话来了个闻若未听。
宁国这边张川同谢维正在整休军队,因为有扩音器喊话也不费力,振州不回话,他们也仍让士兵不停地将那套说辞,翻来覆去地喊。
当晚,在宁国士兵不间断的谩骂声中,宁国军队在振州城外安营扎寨完,大多开始休息。
城内的振州守军,听着外面的喊话,却难以入眠。
第二日,天还未亮之际,城外的宁国军队就吹响了号角之声。
城楼上被折磨了一夜的守军,刚刚眯上的眼睛,瞬间又一个激灵地睁开。
“敌军攻城了!”
喊话声传遍振州城楼,此时所有的守军都清醒了过来。
看着向下面渐渐靠近的敌军,纷纷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紧张地等待将领的号令。
城楼下,刘武和白玉堂带着一千人,从城门左右两边开始进攻。
两人的队伍,都是全副武装,士兵身上的战甲,全是精铁打造,全身上下没有一丝露在外面的皮肤。
宁国军队行进的队伍中,还推着几座奇怪的机械,有点像投石机,但是比投石机更庞大更复杂许多。
城墙上的士兵,还没有搞清楚那是什么攻城器械,就见到城楼下的宁国士兵已经停了下来。
此时宁国士兵距离城墙还有一里之远,城墙上手拿弓箭的士兵,看着就这么停下来忙活开的敌人,傻了眼。
他们怎么就停了,那自己手中的箭,还要不**?
弓箭手不确定地看向领军的郭荣,郭荣也没有搞清楚宁军在干什么,但是此时对方没有进入射程之内,射箭也是白搭,只有举手,让弓箭手暂时等待。
郭荣看着宁军在那个奇怪的器械上,装载什么,心中有些惊奇。
这宁国人难道傻了不成,投石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