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红衣灼眼

  然而还没等苏九冬真正着手准备开店之事,天铎帝的五十生辰寿诞,就成了拦在新药膳馆开业之前的第一道槛。

  天铎帝的生辰是六月十五,是时年六月的黄道吉日。原本皇帝的生日一称“千秋节”,天铎帝特意改名为“降圣节”,意在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

  据闻天铎帝当年降生之时,天上有红色的云气汇集成华盖的形状,飘在在其生母铲子的宫殿上方。

  钦天监的使臣认为认为那是“有天子气”。于是先皇便将初生的天铎帝立为太子。

  五十寿诞,知非之年。古人寿命较短,能活过四十已是不易,所以从理论上说,天铎帝的五十寿诞可称得上是人寿、大寿。

  然古时有话,父母在,不庆寿。如今后宫中皇太后仍健在,因此,今年天铎帝的五十大寿并没有大操大办,只是规模比往常宫里的聚会大一些,美食丰盛一些而已。

  虽然天铎帝的寿诞没有大办,但依旧是京城的头等大事。

  能被邀请入宫参宴的都是有头有脸之人,官宦小姐贵家公子皆在其列。

  苏九冬作为新晋的将军府小姐,自然也早邀请名单之中。

  虽然目前温以恒与苏九冬没有举行成亲之礼,但温以恒仍有意将他与苏九冬的关系公布于众,所以今日是他与苏九冬出双入对的大好时机。

  不过看在他人眼里,就只是二人关系比较亲密的公子小姐而已,除了亲近之人与有意打探消息的有心之人以外,无人知晓他们二人是夫妻关系。

  苏九冬正被姚丹蕴与林楚依二人,缠着争说天铎帝出生时的天生异象时,前去端来花茶给苏九冬的温以恒讲苏九冬带走,还低低在苏九冬耳边补充一句。

  “有红色华盖状的云彩又如何,据我阿爹说,当年我出生时,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赤光满堂室,有云雾聚集室内,身是大龙呢。”

  “不仅如此,出生当时的前三年,旱灾不断。我出生当年,大胤朝所有州县都丰收了。”

  苏九冬只当温以恒是在开玩笑,于是笑笑便准神喝花茶去了。

  时辰已到,晚宴开始,天铎帝携皇后入座,苏九冬才得以有机会一见皇后的真容。

  现任皇后雍容端庄,温婉秀丽。只观外貌确实是位美貌妇人,想必年轻时也是大美人。

  如果苏九冬不知皇后与太子在背后给温以恒使的绊子,只怕她也会误信现任皇后是好人了。

  紧随其后的是皇贵妃,三皇子的生母。皇贵妃的外貌比皇后艳丽娇美许多,虽然只能穿着玫红色,却比穿的正红色的皇后更加夺人眼球。

  可见天铎帝对皇贵妃的宠幸不无道理。

  姚丹蕴盯着皇贵妃的方向,兴奋道:“快看快看!走在皇贵妃身后的就是太子云慕林,与三皇子云慕游!”

  苏九冬顺着姚丹蕴眼神的方向望去,果见两位模样俊秀的男子跟在皇贵妃身后入席。

  其中一位仪表堂堂的男子,身着五爪金龙的绣金玄袍,身材高大伟岸,胸膛宽厚,似有万夫难敌之气。一双俊眼射寒光,直直朝着温以恒的方向盯着。

  苏九冬估计那人应该就是太子云慕林。

  只有对温以恒恨之入骨的太子,才会在天铎帝过五十寿诞的大场面,仍旧我行我素的把注意力放在温以恒身上。

  “啊,原是太子来了…”右侧传来一声低呼,苏九冬探首观望,原始温以恒的大妹妹温钰雅对云慕林发出的感叹。

  另一位皇子与云慕林相比则显得偏瘦一些,头顶精致的白玉发冠,身穿一袭麒麟金纹的亮绸紫袍,腰间一条宽掌白玉腰带,可谓蒹葭倚玉树,应是三皇子云慕游无疑了。

  对比与太子出场时,筵席上只有柱国公的长女温钰雅与凤瀛瀛两位闺秀对其行注目礼以外,在场的官家小姐们对云慕游的关注比较多,温以恒的二妹温秀冰也是其中一位迷妹。

  身为外貌协会一员的苏九冬在看多了比云慕林和云慕游更加俊美的温以恒后,便对眼前两位精心打扮的皇子毫无感觉了。

  出于好奇心,苏九冬追问身边两位姚丹蕴与林楚依:“我明明觉得温以恒最俊美,可为何他却无人问津?”也没有人为他惊呼…最后一句苏九冬是在心里默默问的。

  姚丹蕴揶揄道:“早前在你府上和净山寺的两次斗茶,温相都站队你这边,再加上刚才温相都和你一起出场了,彰显名花有主了,自然没人敢和你争了。”

  林楚依细心解释道:“你两次击败凤瀛瀛,如今京城里的闺秀都拿你当眼中钉呢。可谁让你有个战功赫赫的阿爹,又有温相的喜欢,也就没人敢对你发难了。”

  温以恒恍然大悟的点点头,一转眼就与坐在对面的温以恒对上了眼神。

  苏九冬顿觉害羞,便急忙转过脸不再与其对视,自然也就没有注意到对面仍有一位男子也在对她行“注目礼”。

  由于皇太后年事已高,久卧病榻不宜走动,所以才没有现身。所有皇亲贵族到齐,寿诞晚宴终于开席。

  先是天铎帝致辞,然后便是众人送礼贺寿的环节。太子作为国之储君,首当其冲,送了两幅画作。

  第一幅是太子自己画的《独钓寒江雪》,原是化用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勾勒出了一幅画老者穿着红袍垂钓江边,天上是大雪纷纷。

  万里江边皑皑白雪,唯独那一抹红色点缀其中,处理精巧,悠远独到。

  云慕林先是将画作展示给众人,然后再上呈与天铎帝。天铎帝拿在手里细细品味,笑逐颜开,爱不释手。

  云慕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