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
忽然间,一阵寒风凛冽而来,依稀吹拂散开呢喃话语声,齿间微弱道:“那朵莲花不开,自有更好。”
话语温柔却透着坚如磐石般的固执,好似全然不知这会已是万物凋敝的寒冬时节。
更何况眼前水榭池面只有一片残枝败叶,哪里有什么更好的莲花呢。
第72章
风雪越发大时,池面的莲花枯枝承受不住的摇摆,而水榭里那道孤寂纤长身影,亦骤然间淹没池中,甚至听不到发出半点呼喊声响,只余池面浮冰碰撞,残留些许隐密痕迹。
那处深不见底的水池,黑如深渊,蚀骨般的冰冷令人血脉静止,疼痛自心口喉间扩散时,窒息弥漫而来。
“不要!”一声惊呼猛地响起时,张琬眼眸涣散的看向灰暗卧房,心有余悸的不可分辨虚实。
很快,老嬷嬷披着外衣手捧烛台慌张前来查看,满面担忧用帕巾擦拭张琬面颊冷汗,心疼道:“哎呦,小王女回家了,不怕。”
张琬眼神恍惚的看着老嬷嬷手里的烛火,木讷颔首,任由擦拭更衣,虚弱的出声:“嬷嬷,我不想退婚,否则她就没人照顾了。”
并非张琬觉得那位巫史不负责,而是知道巫史对于坏女人太过敬畏,又或者说任何人都畏惧坏女人喜怒无常和狠毒手段。
所以巫史肯定不敢僭越半步,只能由着离魂失常的坏女人我行我素。
语落,老嬷嬷替小王女系衣带的动作微顿,迟缓的后怕道:“那位圣女待小王女自是极好,可老奴听闻齐王染上疯症,据说执剑不分亲疏的杀人啊。”
张琬见平日里最是由着自己的老嬷嬷都这么表露不愿,只得停了声。
是啊,疯子是不会懂得人情冷暖。
更何况坏女人早就忘记自己,她如今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想不起来,说不定只是个噩梦而已呢。
窗户风声呼呼作响,彻夜都不曾消停,张琬睁眼看着被飞雪映衬微微发白的窗户,仿佛自己浸润在幽深的水池,手脚冰冷异常。
大雪纷飞的早间,三三两两的婢奴们在清扫庭院积雪,张琬捧着手炉坐在窗旁,心里却期望雪下的越大越好。
如果能把水榭莲池彻底冰冻,那坏女人应该就不可能被淹死吧。
许是张琬的祈祷见了效,随后连日都风雪交加,一排排锋利晶莹的冰锥悬挂屋檐之下,令人望而生畏。
待天神桃符被婢奴们张贴府门前时,老嬷嬷忙碌张罗府中诸事,母亲亦如往年忙碌宴客。
许是张琬表现的乖顺如常,所以当提及出门时,并没有受到多少怀疑。
车马悠悠行驶过街道,摊贩走卒,吆喝声不停,张琬鼻尖呼出阵阵白雾,心间却只想去祭庙看坏女人近况。
于是张琬便让仆人驾车往祭庙方向行进,心间其实有些紧张。
但凡仆人回去通报母亲,自己可能都会受到训话,甚至会禁足。
可当车马临近祭庙森严殿门,张琬并没有命人停下,视线落在两道身影,不免惊讶!
齐颖和一位宽帽黑袍女子并肩,两人弯身亲昵的上同一道马车。
寒风吹拂露出那黑袍遮掩下的清冷消瘦面容,只一瞬就足以张琬认出是坏女人,她们这是要去哪?
张琬心间疑惑,却没有命仆人尾随,垂眸看向身侧的小兔佩囊,心间掩饰莫名的失落,低声道:“这样也好。”
近来母亲已经在宴客时,主动提及自己婚约将变,很显然是有意透露口风。
这样待过完元日年节,自己及笄礼宴,母亲便可以顺理成章的跟太阴祭司一道退换联姻契书。
如此既符合礼节,又不显得突兀,两家面上亦能维持体面,不至于落人口实。
毕竟张琬将来继承爵位要祭祀占卜,到时需要太阴祭司的助力,母亲安排的自是妥当。
唯一不足的是张琬并没有能够做主的事,母亲只会提前告知解释参加及笄之礼的宾客身份和具体流程,以免出差错,按理坏女人是不可能出席。
所以张琬很是惊讶坏女人能够离开祭庙,心间竟然生出一种她可能会来亲王府找自己的猜测。
说不上是恐惧还是期待,毫无理由,只不过一种无端的猜想罢了。
因此,张琬心情忐忑的待在府邸,更没有心思过年,反倒消瘦不少。
直到元日年节夜里,国都爆竹声轰隆震天作响,张琬亦没有等到不请自来的坏女人。
这才迟钝反应过来,自己真是太过多虑,坏女人她早就不记得自己了。
所以那日坏女人跟齐颖一块出祭庙,兴许是她们一块私奔么?
不过齐颖如今已经继承诸侯王位,又对坏女人那么上心在意,或许可以直接带她去封地亦说不定呢。
这般反复猜想,让张琬心里的担忧减缓不少,却又逐渐浮现另一种如鲠在喉般的不适。
说不清道不明,却让张琬的心像蒙上雾纱一般,郁闷的透不过气。
所以当张琬在锣鼓喧天的及笄宴上看到那似冰山雪莲般清冷孤傲的坏女人时,刹那间,仿佛一片死寂中响起的平地惊雷,瞬间忘记母亲的教导,更忽略周遭宾客祝贺,呆愣原地。
今日是喜庆宴会,装扮的多是靓丽颜色,让一身银白长裳清丽素雅的坏女人,宛若不染情爱的高洁玉像,美的触目惊心,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