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进步

没有啊,包括我啊。”

  “会背书大多数人都会,小孩子也会,你这个厉害多了,多的多。”

  陈增看着面前这张羡慕夸张的脸,只觉得面前这人在闪闪发光,好耀眼。

  在这天早上,一直压在心头的大石头消失了,人看着没变化,笑容多了。

  随着熟悉上课的日子,辛承望开始了借书之程。

  想借笔记看李卓给的和陈增的就够了,记载的很细、字迹又清晰。

  倒是四书五经上各种举子、文章甚至是字的涵义,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

  多看多记多写,没办法,只能想出这个笨办法来提升自己。

  诗词写的好恭维问细节,书法好的问怎么练更好。

  晚上自己呆着享受独处,白天就跟全部同窗都搭上话的辛承望,就这么切换自如。

  慢慢的众人习惯了这样,记忆里的辛承望好像就是如此。

  连夫子都觉的病好后开了点窍,知道认真学习,不再虚度年华,知道着急了。

  这年岁着急不晚,只要肯努力。

  所以辛承望都不知道为啥课堂上从第一次叫他起来背书,到习惯每天都有一次提问。

  持续了快十天,明个就是休沐日了,学院内一旬十天休一天,明个就休息了。

  陈增家在山村很远,一天还不够来回的,放假才回,辛承望已经说服他明个跟自己回家耍。

  夕阳西下,天边晚霞慢慢消散。

  此时辛承望正练习写诗呢,半天憋出几个字,一听敲门声赶紧放下毛笔歇息。

  来人竟是李卓,跟陈增打完招呼拿起纸张看,看完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陈增也从旁忍着笑,说道:“最近夫子总夸贤弟什么上都有长进,就是写诗上发挥不稳定。”

  有时候写的课堂上念出来,有时候写的直白无美感,幸亏现在没土这个字。

  辛承望捂住脸尬笑,他不想抄诗,生怕别人觉的年岁阅历对不上啥的,有时候灵感来了,用的字妙,有的时候完全就是硬憋,跟‘一树海棠随风飘,花团锦簇却无香’没差别。

  看着俩兄笑,赶忙开口问来意。

  吃饭时候遇见两三回,也知道明年他们下场,可是学业紧。

  丁班里也有甲班的朋友,消息灵通的很,所以辛承望这奇怪啊。

  李卓被这一问赶忙放下纸关门,连窗都关上,一瞧这样子,陈增就直接开门出去,辛承望拉没拉住。

  李卓转头没见人,很满意,“跟你说个大消息,我们甲班里不是有孙家人的亲戚吗,就上次我带你去看那个和离的孙夫人。”

  辛承望本不在意,这一句话直接睁大眼。

  专心学习,压在心底的秘密又被翻了出来。

  偶尔望月时总想起当初风吹那位身影的画面,即便头戴帷帽,也掩盖不了周身那清雅气质。

  围观人如何议论,背影始终挺直,傲然独立。

  他直接反驳道:“别这么称呼人家了,有名字,顾家五娘子。”

  李卓一愣,本以为兄弟忘了才这么说的,见这样也直接开口道:“行,顾家五娘子,我听说怕影响顾家女眷名声,这五娘子自请去寺庙,顾家同意了。”

  李卓自己说的停不下来,“当初我就说没好下场,不过现在看去寺庙也比去农庄好,农庄里可不安全,吃穿用上都差,寺庙最起码在县城里········”

  说着说着意识到兄弟没出声,住嘴抬头看发现人愣住了,魂儿不知上哪去了。

  直接晃晃人,没想到回神就是一句,“怎么会!”

  李卓不解他反应如此,说都这么传,“这很好啊,你不知道县城里不是没有这种事,有的人家要面子直接让一尺白绫的那种,贤弟,你不知道。”

  本来是找兄弟分享八卦的,现在后悔了,贤弟这表情感觉不对啊。

  辛承望让自己冷静下来,既然在县城内,就有办法。

  装做不知道,只听旁人说,他真不行。

  同情,担心,牵挂着,亲眼去看看为好。

  恰巧明个休息,提议道:“哎,哥,明早来我家,我们三人吃完早饭去寺庙逛逛吧,正好给你求个好签。”

  李卓大喜,直接点头,“这好,这我怎么没想到,以前都是我娘去,我还真没去过,行啊,就这么说定了。”

  八卦说完,嘴上过完瘾,明个又有玩的计划,李卓走的那个高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