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偏偏,他已经没钱了。

  只能接了工程后,先要一笔定金,然后再开始干活。

  谭峥泓拿出一个本子,将自己要做的事情,要添置的东西写上。

  他以前一直在读书,从未接触过这些,这两个月为了孤儿院奔忙,却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东西。

  张先生说开孤儿院能让他了解钱财往来,是真话。

  谭峥泓的助理凑过来看了一眼,非常满意。

  谭大盛让他引导谭峥泓多学点东西。

  他没怎么引导,谭峥泓就已经无师自通开始学挣钱,挺好的。

  下午两点多,谭峥泓就启程回租界。

  最近他父亲在家,他也就会早些回去。

  到家后,谭峥泓见自己父亲坐在餐桌边,正把玩一些瓷器。

  看到那些瓷器,谭峥泓立刻被吸引住视线:“爹,这些瓷器太漂亮了,是哪里来的?”

  谭大盛笑道:“是别人送我的。”

  这些瓷器并不是古董,而是江西那边技艺精湛的老匠人新烧制的,因而价值不高。

  不过因为它们很精美,能烧制这样的瓷器的匠人不多,所以这些瓷器价值不低。

  这是一个政府官员,收了他送的“军费”后,回给他的礼物。

  谭峥泓拿了一个花瓶看起来,问谭大盛:“爹,这样的花瓶,一定不便宜吧?”

  谭大盛道:“是不便宜,这么一个花瓶,十几个银元总是要的,那些小件就比较便宜,几个银元就能买一件。”

  谭峥泓一一看过,然后选了几个比较精细,又很漂亮的瓷器收起来:“爹,这几个送我吧!”

  “你要拿去送给你的桑小姐?”谭大盛问。

  谭峥泓道:“知我者,爹也!”

  谭大盛这次收到的瓷器有一大堆,自然不在乎被谭峥泓拿走几个。

  他挥挥手道:“你想要,就拿走吧。”

  谭峥泓开开心心地道谢:“谢谢爹!”

  第二天一大早,谭峥泓就用篮子装了那几件瓷器,去姚同丰的住处找姚同丰。

  姚同丰已经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见谭峥泓来了,就拿出扁担,挑起两个装满东西的箩筐。

  谭峥泓好奇地看着他:“姚先生,你这箩筐哪来的?”

  姚同丰道:“跟认识的人借的。”

  “我还没挑过东西,能让我挑一会儿吗?”谭峥泓问。

  姚同丰诧异地看了谭峥泓一眼,同意了。

  对要挑着一堆东西去上海县城这件事,他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但见谭峥泓兴冲冲地抢了他的担子挑,他的想法却变了。

  他,是否有些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

  姚同丰跟在谭峥泓身边往前走,然后没过多久,就见谭峥泓停下,换了个肩膀挑。

  他的家当全在这两个箩筐里,东西非常重,很显然,谭峥泓挑不动了。

  “还是我来挑吧。”姚同丰把担子要回来,挑在肩膀上,坦然往前走。

  他们到孤儿院的时候,比往常要晚许多。

  进门时,正好遇到桑景云在教孤儿院的孩子背乘法口诀表。

  这些孩子只会说吴语,桑景云就用吴语来念乘法口诀表,总觉得不太适应。

  但这些孩子很适应,跟着她过来的桑景丽和陆盈,也念得很顺溜。

  就这样吧,学普通话这事儿,还是慢慢来比较好。

  嗯,这会儿其实不叫普通话,叫北京话。

  正念着,就见谭峥泓回来了,桑景云笑着跟他打招呼,又看向姚同丰。

  因为桑景丽要在姚同丰这边上学,桑景云对姚同丰很重视:“姚先生好!我叫桑景云,就住在孤儿院隔壁。”

  “桑小姐好。”姚同丰笑着跟桑景云打招呼。

  谭峥泓却有些发酸,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桑景云只告诉了他自己的姓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不知道桑景云的名字。

  桑景云对姚同丰的态度,是不是有些太过热情?

  桑景云对姚同丰态度热情,是想让姚同丰多照顾一点桑景丽和陆盈。

  后世那些家长,在老师面前,那是一个比一个热情。

  自我介绍过后,桑景云又介绍了陆盈和桑景丽,说了她们会和孤儿院的孩子一起读书的事情。

  姚同丰见陆盈那么大年纪还愿意读书,非常高兴,还夸陆盈:“夫人,你做得很好,有你做榜样,你的孩子将来一定能成才!”

  桑景云闻言很高兴。

  从姚先生对待陆盈的态度,就知道他是个好先生。

  她又开始给姚先生介绍孤儿院的孩子,全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