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

莫不是《真假千金》?”

  管事闻言道:“你怎么知道?”

  洪永祥笑起来:“我出国的时候,谭峥泓已经开始翻译这部小说,没想到这么快就翻译好出版了。”

  管事有些惊喜:“洪先生认识我家小少爷?也是,你是从上海过来的,肯定认识。”

  这个管事在洪永祥提到谭峥泓以后,对洪永祥热情许多,开始询问洪永祥谭峥泓的情况。

  洪永祥跟谭峥泓不算很熟,但打过交道,他也就将谭峥泓盖孤儿院的事情说了。

  “我家少爷,一直都是个心善的人。”管事念叨起来,说了些谭峥泓以前的事情。

  有那么一段时间,谭大盛一心往上爬,是有些急功近利的,对那些在他的农场里帮他干活的马来亚本地劳工的态度,也不太好。

  后来是谭峥泓觉得那些人太可怜了,为那些人说情,谭大盛才改了做法。

  逢年过节,谭峥泓还会给他们这些管事送东西,所以他们都很喜欢这个小少爷。

  双方越聊越高兴,管事还拍着胸脯表示,等回去,他就买一套英文版的《真假千金》,并一套中文版的《真假千金》,给洪永祥寄过来。

  他们这次出海,带了两套中文版的《真假千金》,都是谭峥泓以前送的。

  一套他已经卖掉,剩下的一套还在船上。

  他们这趟过来,在海上走了五十天,因实在太过无聊,他把这本书誊抄了一遍。

  所以即便两本书都没了,回去的路上他依然有书看。

  洪永祥再三感谢。

  他离开上海时,《真假千金》还未出版,所以他手上没有《真假千金》的书。

  现在管事送他一本,他就能给劳工们读这本书了。

  有一本英文版的《真假千金》,他还能借此学英文,并教劳工们英文。

  不要求劳工们学得多好,只求他们在空闲时间,有点事情做。

  而且学会了英文或者法文,他们回国后,能多一个谋生技能。

  管事第二天就走了,而好好吃了一顿的劳工们,干活的时候更加卖力。

  那些知道管事要送云景先生的新书过来的人,更是翘首以待。

  这世上的人,总是对第一次印象深刻。

  比如人生看的第一部小说,很多人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这些劳工,以前是从未看过小说的,最多听别人讲了点《西游记》《水浒传》什么的。

  他们接触的第一部小说,是《无名诀》。

  这部小说陪伴着他们来到异国他乡,已经融入他们的骨血,云景在他们心里的地位,也是不一般的。

  他们迫切地想看云景先生的新书。

  上海。

  桑景云并不知道自己的小说,已经在英国出售。

  此刻,她正在写《穿成包身工》。

  其实《新小说报》上的很多小说,是作者全部写完后,再放到报纸上连载的,还有一些,是作者已经出了书,《新小说报》跟作者商量过以后,再在报纸上连载一回的。

  又有一些,是只有两三千字的短篇,一次一篇全部连载完。

  像她一样每天都写的作者也有,但不多,有些写着写着,还会在报纸上断更。

  他们觉得每天写那么多字,太累了。

  桑景云倒是能适应,主要在这个时代,她没有别的事情能干,也不可能离开租界去外地旅游,也就有大把空闲。

  她都愿意学英文了,写点小说又算得上什么?

  这几天总是往外跑,桑景云都觉得跑够了,再加上《穿成包身工》已经写顺手……桑景云又开始琢磨新书。

  第169章 细菌

  桑景云想写新书, 但她还没有想好新书要写什么。

  她的想法挺多的,但动笔写新小说,需要一个“冲动”, 而她暂时没有这个冲动。

  她也不着急,毕竟这会儿, 《梦游莫斯科》的威力还在持续发酵中。

  这几天桑景云去外面,时常听人念叨莫斯科, 一些老百姓不知道书里写的是幻想出来的内容,还当莫斯科真的那么好。

  桑景云的新书还没写, 桑景雄考中学的成绩, 倒是先出来了。

  桑景雄去了一趟学校, 带回来自己的成绩:“我考上了!全校第十二名!”

  桑景云等人,都给予了夸奖。

  桑景雄也很得意, 还道:“我今天瞧见了洪旭, 他也参加了这所学校的考试,跟我一样考上了, 不过考得没我好。”

  参加考试的人很多, 大家还都在不一样的教室考试, 之前桑景雄也就没有遇到洪旭,但这次看成绩是在一处的,考上的人还被老师留下填写资料,两人便遇上了。

  为了庆祝桑景雄考上中学, 桑学文又下厨做了一回炸鸡。

  桑景云没敢多吃。

  这段时间她时常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