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

谭峥泓一起出去吃好吃的, 不知不觉长胖了一些, 衣服都有点紧了。

  减肥不至于,但往后需要控制下饮食。

  吃炸鸡的时候,桑景雄又说起洪旭, 说洪旭也看过《梦游莫斯科》,还很喜欢这本书。

  “在上海,应该有很多人喜欢这本书。”桑景云道。

  现在只是在上海有很多人喜欢这本书,往后,在别的地方,应该也有很多人会喜欢这本书。

  桑景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一定会传遍全国。

  《上海日报》在刊登《梦游莫斯科》期间,每天都印刷八千份。

  有人有意识地收集刊登了《梦游莫斯科》的报纸,也有很多普通人,无意识地将之集齐。

  洪掌柜就是无意识将之集齐的人之一。

  因为洪永祥的缘故,他一直订购《上海日报》。

  《上海日报》的普通报纸,他看完就另作他用了,比如在客人上门购买簿册的时候,用报纸给人打包。

  但因为《梦游莫斯科》是一部小说,他也就将之收集起来。

  他还把报纸给了洪旭和洪玥看。

  这部小说,他们对一开始“均贫富”的内容,是不太喜欢的,毕竟真要均贫富,他们会吃亏。

  但后面的内容,他们很喜欢。

  比如后面有一部分内容,专门写“电影”,里面写到,在二十年后的莫斯科,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可以在家看各种电影。

  报纸上的新闻,也由电视机播放。

  电话机更是早就有了,还有洗衣机、洗碗机、做饭机……

  真要那样,生活该多么方便!

  洪玥和洪旭,对这样的生活很向往。

  就连洪掌柜都觉得,那些新式文人很有想法,擅长异想天开。

  均贫富在他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后面写到的那些神奇的东西,他更是一点不信。

  不过他很乐意看这部小说。

  而今日,洪掌柜去购买《上海日报》,就听报摊摊主问他:“洪掌柜,你每日都购买《上海日报》,手上可有集齐的《梦游莫斯科》?”

  洪掌柜道:“有,怎么了?”

  报摊摊主道:“你若是有,就可以赚上一笔,现在全套《梦游莫斯科》,可以卖四元。”其实可以卖五元,不过他要拿一元做抽成。

  很多人在看过《梦游莫斯科》之后,打算给远在外地的亲朋好友寄一份。

  但他们手上只有一份报纸,而若是自己抄……

  一天下来,哪怕不干别的事情,也只能抄一万字,十万字需要埋头苦抄整整十天。

  那些收入少的,或许会选择一个人慢慢抄,但那些不缺钱的,就不乐意把时间花在上面了。

  他们或是花四元请人抄一份,或是花五元,直接收购一份报纸。

  其实大家更倾向于买报纸,有些人为了买到一整套完整的报纸,甚至愿意花七元八元。

  毕竟这是原版。

  洪掌柜听到报摊摊主的话,有些心动。

  毕竟这个故事他和他的孙子孙女都已经看过,拿来换点钱挺好。

  但他想了想,又拒绝了。

  这个故事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

  之前曾有人联系他,说是可以帮他给他儿子捎东西。

  他儿子应该会喜欢这本书,不如把这本书给他儿子捎过去。

  洪掌柜惦记着洪永祥的时候,洪永祥等来了谭家管事给他寄的两套《真假千金》。

  他喜出望外,拿着那套英文版的书,就去找其他志愿者,以及周围的劳工,把云景的小说在英国出版的事情告知大家。

  这些劳工们自从来到欧洲,就感受到国内外巨大的差距。

  他们心中,不可避免地生出强烈自卑。

  但现在,看到他们崇拜的云景先生的书被翻译成英文在英国出版,他们心中生出自豪来!

  他们国家,也是有出色的人的!

  “云景先生真厉害!”

  “云景先生太给中国人长脸了!”

  “洪先生,你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吧!”

  洪永祥笑着答应下来,开始给这些人读《真假千金》。

  这个故事在上海刊登时,曾被很多人骂,那些人都觉得这个故事写得不好,觉得金月季的想法是错误的。

  但这些劳工不这么想。

  他们觉得金月季说得对。

  “对啊,让女人裹小脚,真不是什么好事,裹了小脚的女人,就只能干点家里的活儿,遇到危险还逃不掉。”

  “金月季的爹都没养过她,凭什么让她乖乖听话?”

  “这个金月季真不错。”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