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

; “肯定有,谭少一向大方。”

  “跟着谭少干活真不错!”

  “是啊,谭少对我们,可关心了。”

  ……

  他们这些帮人盖房子的工人,一般都是按天算钱的,跟着谭少干活也不例外。

  谭少给的工钱,还比别人给的少。

  但在谭少这里工作,还是公认的好。

  一来,是跟着别人干,不一定每天都有活儿,但在谭少这里,是每天都有活儿干的。

  二来,则是谭少包吃,给的饭菜还很不错,肉虽然吃不上,但他们每顿都能吃到咸鱼。

  而且,虽然谭少给的日工资不多,但他们把活干好了,谭少会给奖金,他们在谭少这里,挣得真不少。

  一个月下来,他们至少能拿五六元,因为包吃的缘故,这钱还全都能攒下来。

  而最近,他们干活劲头比往日更大,因为谭少告诉他们,等学校盖好,优先从他们这些工人的女儿里招学生。

  他们已经知道这学校是干嘛的了,这是教女子医术的学校,女子学会之后,能在乡间当个女大夫。

  当女大夫啊!多好!

  他们的女儿要是成了女大夫,能挣到钱,他们当父母的也沾光。

  乡里乡亲送的鸡蛋不会少,身体有点不舒服,还可以找女儿帮忙看病。

  他们女儿这么有本事,嫁人也好嫁,甚至可以挑挑拣拣,找个顺眼的招赘,到时候他们女儿当大夫,女婿就跟着打下手干力气活儿。

  总之,大夫在乡间,那绝对可以横着走。

  这些工人,有些家里有女儿,但也有些还没有女儿,或者干脆没有成亲。

  而现在,那些没女儿的,都想生个女儿出来。

  真要有个当大夫的女儿,他们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这么想着,众人羡慕地看着那些个年纪比较大,家里有十多岁的女儿的工人。

  吃过“下午茶”,这些工人就又去干活了。

  乔平安见状,让雇来的妇人洗碗,然后给这些工人准备晚饭。

  谭峥泓跟乔平安说了管账的事情之后,乔平安就去孤儿院那边看了账本,但她并没有在孤儿院那边待着。

  得知已经开始盖房子,她直接来了工地这边,帮着工地管账。

  这几日工人的伙食,都是她操办的,她还按照谭大盛的要求,尽量节约成本。

  多节约一些钱,就能多帮助一个女生!

  乔平安记下每样食物的价格,然后给工人们定菜单。

  今天晚上确实有咸鱼,除了咸鱼,还有豇豆烧茄子。

  那些做饭的妇人对乔平安道:“夫人你真心善!哪用得着做咸鱼和茄子?做个咸菜汤就够了。”

  以前她们帮人做饭,主家往往只给一个咸菜汤下饭。

  乔平安道:“干体力活的人,需要吃点荤腥。”

  她给他们吃咸鱼,是因为干体力活的人需要盐分和荤腥。

  至于给他们吃新鲜蔬菜,这是桑景云提议的,她说吃点新鲜蔬菜,身体会更好。

  这些工人都是帮自己儿子做事的,乔平安也不动用儿子账户上的钱,而是自己每日拿出两元钱,购置大量新鲜蔬菜给工人们吃。

  工人们不见得爱吃,但他们不会浪费食物,分到的菜,全都吃得干干净净。

  正说着话,乔平安就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带着一群孩子来到她面前。

  这些人里,就只有这个少年的穿着还算体面。

  其他人的衣服虽然干净整洁,但一看就知道,是用旧衣服改的。

  这少年是来做什么的?

  乔平安有些好奇。

  孙明智读了中学,有些见识,他一看到乔平安,就知道乔平安不是普通人。

  他来这里,是想打听学校的消息,向眼前这个贵妇打听,肯定比向那些普通工人打听来得靠谱。

  孙明智朝着乔平安笑了笑,说明来意。

  乔平安的目光落在孙双霜身上。

  孙双霜又黑又瘦,手上满是老茧和细微的伤口,一看就知道是个出身农家,在地里刨食的小姑娘。

  不止孙双霜如此,孙明智的手也很粗,看着就知道是干惯了农活的。

  这所学校想要招的学生,就是那些出身农家,上不起学的少女,眼前的女孩子,是符合要求的。

  乔平安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又道:“现在学校还未建好,具体何时开始招生,我也不清楚,你们可以每个月抽空来看看,若是要招生,我们至少提前一个月发通知。”

  孙明智立刻道谢,孙双霜的眼里更是闪烁着泪光。

  她一直以为,自己的未来会局限在农村,她会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若生不出男孩,还会被责怪。

  但现在,有另一条路,等着她去走。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