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院内倏然一静,紧接着,江淼就听见一个女使的声音,“那是我家娘子的好友,江娘子。”

  江淼只能摘下脸上盖着的书,闻声看去,只见女使领着两个中年男人从院门口走进来,其中一个负着手、气度不凡,另一个则跟在他身后,长相有些阴柔。

  女使对江淼介绍道,“江娘子,这是户籍司的王大人,来例行核验户籍产簿的。”

  又来一个姓王的!

  江淼如今一听到“王”这个字就心烦,敷衍地起身行了个礼,就又打算躺回去念自己的清心咒。

  “江娘子……”

  女使小声喊江淼。

  江淼掀起眼,和那女使对了一眼,这才意识到苏妙漪不在,这群女使便没了主心骨,竟然指望上她了。

  想着现在还是虞汀兰午休的时辰,江淼只能硬着头皮站起身,吩咐道,“还不先给王大人上茶?”

  女使反应过来,连忙退下了。

  江淼领着户籍司的王大人往正厅走。

  “江娘子不是汴京人?”

  这位王大人虽看着威严,可倒是没什么架子,竟然主动找江淼攀谈。

  江淼原本是有些嫌烦的,可这王大人说话的语气十分温和,伸手不打笑脸人,她也不好对人太过刻薄。

  再说了,万一给虞汀兰和苏妙漪惹麻烦,就不大好了。

  于是她乖乖答道,“我生在临安。”

  “临安啊……”

  王大人叹了一声,“我过世的夫人从前也是临安人。临安是个好地方,钟灵毓秀。”

  “的确比汴京好些。”

  “哦?你不喜欢汴京?”

  江淼闷哼一声,有些惆怅地接下一片落叶,随手插进院墙缝隙里,“不喜欢。汴京这个地方,会让人无端生出许多欲望。”

  对钱财,对名望,还有对人的。

  “……”

  身后忽然没了声响。

  江淼步伐一顿,狐疑地转头看去,就见那王大人定在原地,怔怔地看着她,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意味。

  “王大人?”

  江淼不觉得他是在看自己,又回过头顺着他的视线看向不远处的书画,“大人,可是这字画有什么不妥?”

  王大人还没说话,他身后的人却是惜字如金地开口了,“劳烦取些纸笔。”

  江淼应了一声,离开去取纸笔。

  待她离开后,留在原地的两个人才相视一眼。

  “大人是想起故人了。”

  “她不说方才那话倒还不觉得,可说着相同的话,竟觉得她与商霏生得都有些像了……”

  “要么是巧合,要么便是殿下同她说起过。”

  “大概吧。”

  随行那人望向江淼离开的方向,“这位娘子的容貌是好的,秉性似乎也不错,只是脾气差了些,说话也有些……粗俗。”

  王大人默然片刻,似乎也有些不得其解,“可为何朕瞧见她第一面,便觉得亲近?”

  随行之人面露错愕。

  ***

  翌日,天高云淡,风清气爽。

  江淼背着包裹从修业坊里走出来时,苏妙漪已经站在马车边等了她许久。虞汀兰不便在修业坊露面,所以没来门外送行。

  “江大小姐,你昨日说了卯时出发,现在可都辰时三刻了。”

  苏妙漪接过她的包袱,递到车上,“东西都带齐了?”

  江淼打了个哈欠,点点头。

  苏妙漪问她,“你是不是睡过头了?”

  江淼掐指一算,“其实我刚刚算过了,此刻才是良辰吉时。”

  苏妙漪显然不信。

  江淼不喜欢离别的场面,没再逗留,直接上了马车,“走了。”

  “路上小心。”

  苏妙漪从一旁退开。

  车夫坐上马车,刚要启程,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地马蹄声。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马蹄扬起的尘烟里,一队披盔戴甲的将士骑着马疾驰而来,而将士身后,竟还有几位穿着宫装的內侍。

  苏妙漪一愣,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转眼间,那队人马已经行到了近前。带头的內侍从马上跳了下来,手里竟拿着一个龙封卷轴,不疾不徐地朝她们走了过来。

  待人走近了,苏妙漪才一眼认出来,那拿着卷轴的內侍正是上次在容玠旧居里撞见的刘喜刘公公!

  “江淼人在何处?出来接旨。”

  刘喜扬声道。

  此话一出,众人都被吓得不轻。

  车帘被掀开,江淼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