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季徵信得过左正卿,信不过周文帝,有所准备,但那点准备不足以面对禁军一万两千人的反扑。
左正卿和苏季徵及时组织了突围,但刀剑无眼,不,刀剑长眼,精准地找到了苏季徵,苏季徵死在战场上。
左正卿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观察苏景同的情况,大概是来之前做足了心理准备,加上才因为他爹的事发病过一回,这会儿情绪不算太糟糕,除了唇色发白,额头有些冒汗,手握紧,不见其他症状。
“接着说,我没事。”苏景同道。
左正卿侥幸从这场大战中活了下来,并非他运气好,事实上他和苏季徵一样都成为了周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谋逆作乱的苏季徵固然是心头大患,三番五次抗旨的左正卿也触及到周文帝的逆鳞,他岌岌可危的君主的尊严在左正卿这里遇到了挑衅,左正卿指责他的每一句都让他如鲠在喉。
但那场大战里,江天反水了禁卫军。
禁卫军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统领江天在关键时刻反了周文帝的命令,和左正卿站在了一起。
周文帝眼里,樾州是可以割让的,津门是可以放弃的,京城是可以迁都的,比起他浩瀚的江山,这三个地方的百姓无足轻重。
被放弃的樾州是江天的家乡。
被周文帝认为无足轻重的人,是江天的亲人同乡。
江天在千军万马中救出了左正卿。
这一仗损失惨重,赤霄军和巡防营固然死伤无数,禁卫军和东瀛人也没讨到好处,被左正卿突围成功,元气大伤。
江天劝左正卿立刻离开津门,周文帝对他的杀意很明显了,多留无益。
左正卿担心津门失守,重整人马,又杀了回去。没了苏季徵,周文帝没再给东瀛人透漏军情,左正卿打起来趁手许多,快速打退了东瀛人。
左家经营几代,在宫里尚有些人马,把左毓从宫中偷换了出来。
津门之乱平息后,左正卿对周文帝彻底失望,他也无法在周文帝手下立足,在江天的护送下去了西北。
“好了,”左正卿说:“就是这样。我走之前想带你走,但去了摄政王府,人去楼空。”
苏景同仰脸问顾朔:“那正卿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第53章 现实-廷杖 他没想到周文帝给的是最侮……
顾朔:……
“我能有什么……”左正卿笑着接话。
“五雷轰顶。”苏景同说。
左正卿说不下去了。
“你身体不好, 跟我有关系吗?”苏景同问。
“……”
“你说你撂挑子不干,让周文帝另请高明。你明知道其他人接手以后,不一定能打退东瀛人, 你为什么会撂挑子?你觉得这符合你的性格吗?”
左正卿:……
“左毓当年远离战场, 被困在后宫,她不知周文帝卖了樾州津门的事, 为国效忠的事,她为什么抗旨?”
左正卿:……
“你还在津门打仗,禁卫军反水是瞬息之事, 消息暂时传不到京城。营救左毓需要时间、需要安排。在京城的你爹, 为什么在还不知道禁卫军反水的时候, 就组织营救左毓了?你爹不是老古板吗?因为你跟我是好友, 多次上书要与你割席。从后宫中抢出左毓和光明正大反了周文帝有什么区别?是什么刺激了他?”
左正卿:……
“你不是挑战场间隙回京城吗?快马加鞭不过两个时辰的路程, 你和周文帝说话撑死半个时辰, 但周文帝下给左毓的密旨在你回京几天后才下达,这几天发生了什么?周文帝下给左毓的密旨后, 你才返回了津门, 是什么让他放弃了左毓, 继续用你?”
左正卿:……
“你回京见周文帝的那回, 发生了什么?”
左正卿:……
“你看是你自己跟我说, 还是让我先幻想一番?”苏景同诚恳建议:“我觉得后者容易让我想到更离谱更危险的地方去。你觉得呢?”
左正卿投降,“让太医先给你扎一针镇定的,再慢慢同你说。”
苏景同:……
“这么严重吗?”
晚上, 苏景同身上扎了几针, 双目赤红,左正卿是对的,假使这会儿他身上没针, 知道真相后不知要做出什么事来。
苏景同想过很多左正卿的遭遇,比如周文帝像西南王一般下毒、下蛊,比如真对左毓做些什么,刺激左正卿,他没想到周文帝给的是最侮辱的方式。
那天,周文帝让他回津门,明确告诉他前几次抗旨他宽宏大量不予计较,再抗旨定治左家的罪,左正卿或许不在乎,左正卿他爹奉圣旨如圭臬,被周文帝拿捏地死死的。
左正卿在临华殿外长跪不起,请周文帝收回成命。
周文帝没再见他,夜里,左正卿跪晕过去,被人送回左家。
第二天,左正卿又递牌子进宫,周文帝不允进宫,让他即刻出发去津门。
左正卿在宫外长跪,请周文帝收回成命。
周文帝确定用不动左正卿了,打算派大皇子去接手津门战场,并去信给东瀛人,告知他们改由大皇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