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除了放河里的花灯,还有一些是可以提在手里的。
江砚目光平静地注视她,片刻后,牵着她往小贩那里去。
过来河岸的人越来越多,多是三三两两的结伴同行。姚芙绵与江砚要去的方向与人群流动的方向相反,走得极为艰难。
她听见行人在讨论有富商在河边准备了大量焰火,待会一到时辰就会燃放。
许多人都是得了消息过来,恨不得走快一些,以期许待会能有个好位置欣赏。
起初姚芙绵还能与江砚并肩,后来被人群挤得落后他两步,若不是江砚紧紧抓着她手,光凭姚芙绵一人兴许早被推挤着顺人潮流动了。
姚芙绵盯着江砚牵住自己手腕的手,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心跳骤然加快。她心不在焉地跟着江砚,环视四周,并无见到肃寂与肃炼的身影。
“表哥,肃寂与肃炼呢?”姚芙绵需要提高声量才能让江砚听见,“让他们来给我们开路,可走得快一些。”
“此处人多,他们先去备马车。”
姚芙绵再不言语。
好似今夜出来游玩的人都在这时候朝着这边过来,江砚带着姚芙绵,寸步难行。
眼前骤然一亮,紧接着身后传来一声巨响。
是绚烂的焰火在夜空绽放。
姚芙绵的心跳也在这一刻达到顶峰。
她被抓住的那手握成拳,在感觉江砚抓着她手的力道不似方才紧之后,她深深吸一口气,用尽全力狠狠地甩开。
江砚毫无防备,被她挣脱。
手心一空,江砚回头去看,不过须臾,姚芙绵的身影就完全消失在人潮当中。
他站在原地,被人群推推搡搡。
*
宋岐致抬头看向天边的焰火,火光映在他英挺的面庞,明明灭灭。
他仰头将壶里剩的最后一点酒液饮尽,想要再去拿一壶。
友人见状,提醒道:“仁安你明日还要上值,莫要喝多了。”
宋岐致从前与友人去清谈游玩时喝得比这还多,这点酒量还不足以让他醉。然今时不同往日,到底顾虑明日要当值,遂将酒又放回去。
无法借酒浇愁,心中愁闷无处消解,宋岐致长长叹息一声。
友人清楚缘故,宽慰道:“人总不可能凭空消失,兴许你们成婚那日,姚娘子便会出现。”
姚芙绵失踪的时日越久,宋岐致就感到越不安。然除了不断地搜寻线索,也没旁的法子。
难得与友人相聚,宋岐致想起自己在官场上失意的事,顺势倾诉。
他如今所处的位置前途大好,只是有太多人觊觎,容不得他犯一点错。
然近来发生的事,实在令他左支右绌。
友人道:“姚娘子的下落尽管交给侍卫便是。你应当专心你的职务,若你再这般消沉,难免动摇圣上对你的看重,让旁人有了可乘之机。”
在友人看来,这事并非无法兼顾,只是宋岐致太过看重姚芙绵的安危,思虑过甚。若他能看开,专注御史台的职责,也不至于被其他朝臣为难。
宋岐致皱起眉,想起江砚今日对他说过的话。
如今要他放弃御史台的位置,他自是不愿的。
他扫过岸边欣赏焰火的人群,如此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不过表面,晋国上下内里早已腐败不堪,当今圣上虽高坐瑶台,实际掌权的却是各世家大族。
然世族多是为自己家族荣辱着想,极少会去顾虑百姓的死活。世族与世族之间的利益又紧密相连,使得更多的寒门无出头之日。
如今他虽凭着卫国公府的荫蔽一身荣华,但若无半点权势在手,遭到打压也是迟早的事,往后难免步履艰难,要看他人眼色过活。
何况父亲近来时常鞭策他,要他尽快在朝中站稳脚跟。
宋祎不齿朝中的尔虞我诈,远离官场,靠着一身战功走到今日的位置。宋岐致是他唯一的子嗣,他自然想要他一生无虞,若是可以选,宋祎更希望宋岐致在官场有所作为。
宋岐致深深吸了口气,又缓缓吐出,面上的颓败退散许多。
*
姚芙绵的心跳得剧烈,顺着人流涌动的方向踉踉跄跄的跑,期间不甚踩到游人的脚,也没功夫与人赔罪,任由他们破口谩骂,只管自己闷头朝前跑。
倘若江砚在婚期过后愿意放了她也就罢,若如若不肯,要将她关到不知何年何月,难道她就要陪着江砚蹉跎掉岁月吗?
何况江砚什么身份,如今她与宋岐致的婚事已经昭告天下,江氏更加不会让江砚迎娶一个已经与旁人定过婚事的女郎。
便是江砚的确爱慕她,也难保他不会去迎娶其他门第相匹配的贵女,只将她当做一个可以打发的外室。
闲暇时来了兴致便与她亲近,待腻味了便不管不顾。
姚芙绵越想越愤懑。
她早说了要与江砚一刀两断,他偏又不肯,如今闹得彼此难堪。
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被江砚抓回去。
若是再落入江砚手中,有了这